“聽說了么?寧府被燒了。”
“是啊,是啊,太慘了。”
“何止啊,我看到了寧家那個大公子了,那模樣,哎呀。”
星域消息:
近前,沫游市寧家慘遭滅門,具體細節還在調查當中。
從這一則報道當中可以看出來,從各方面綜合考量,信息都不能過于推送。
沫游市市長水申扶親自來到了寧府,他只做了一件事情,讓自己的隨從親自帶垂死的寧沉回市府,而后水申扶并未接受任何媒體報道的采訪,在他身邊還有一個男人,是大邢堂的副堂主白嘉駿。
“給寧王一個交代。”
“是。”
沫游市、市府會議堂。
水申扶坐在首位,在其之下都是市府的高級官員,眾人都很默契的安靜等待著,他們嗅到陰謀的味道。
“這個事情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卓然,嚴控輿論、大媒體的宣傳,家丑不要外揚,星域那邊對接好。”水申扶率先開口道。
卓然點了點頭,卻沒有接話,拿著筆在紙上記錄著。
“好了,后面調查的事情全權交由大邢堂督查、匯總、呈報。最后一個關鍵的問題,寧王那邊誰去通報一下?”
……
全場鴉雀無聲,眾人都把頭微微低了低,這個時候誰敢上前說自己去,那不是給自己找罪受。
寧王何許人也?百姓們口中的那個寧大將軍,不過體系之中的更多是見面尊稱一聲寧王,不為別的原因,就憑寧商是鎮北州、玄武城的三王之一,也是沫游市建市以來第一位戰王。
在以皇城、天一城為核心的附屬城市,一直流傳著【王】的稱號,從古至今被封王的不到寥寥數千人,有的早已塵歸塵、土歸土,一代又一代的流傳。
【王】的稱號必須由皇城、天一城共同簽發、蓋章宣告方才奏效,可享有【王】的權益。
截止當代,依然只有三種類別,分之為戰王、賢王、郡王。
戰王:必須要有過人的戰功、戰役綜合考量后方才授予。
賢王:必須在歸屬地有被百姓愛戴、尊崇,并在申報后由皇城、天一城共同組建的審核小組實地巡查,認定最后上報皇城、天一城城主府后決定。
郡王:必須是有某件事、或很多事營造出影響巨大的場面,根據專門的審核調查小組綜合考量后進行申報。(注釋:一般以受封人的屬地為開頭進行宣封,地位與該屬地的掌舵者平齊。)
從這里我們便可以看得出來,三種類別的王,戰王、賢王可以自主申報,但郡王不行,只有被動的等待通知,有的人自覺地自己的功績很高,到頭來卻什么也沒有得到。
三種類別的王,哪個含金量最高,當然所屬戰王。能被封為戰王,首先其的地位至少在市級,并且若歸屬地為市級,地位比市長要高,若歸屬地為四大城級,可與副城主相提并論。
只因為這些功勛都是殺出來,在戰王的手上,斬殺于刀下那不是人,而是一串串的數字而已,雖然百姓們有很多已經忘記了那段歷史,那龍墻之后的恐怖。但他們依稀記得邊界似乎并不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