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豐沛,眾人達到蕭關,蕭之地產煤炭,跟淮南一起是重要的煤炭基地,這讓陶烈留下了心,此時蕭縣縣令聽聞斬殺張角之人率領十數萬大軍前來,他慌忙出城五十里前來迎接,陶烈拿金銀賞了他,蕭縣縣令見陶烈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成就,而且錢糧亦多,士卒強壯定能威懾黃巾之賊,于是縣令便跪地請求歸順。
蕭關為彭城國西北屏障,若得蕭關便可為彭城西北門戶,所以陶烈當即挽起了蕭縣縣令之手道:“我得縣長如虎添翼也!”
收了縣令后,陶烈又繼續任其為蕭縣縣令。
這且不說,話說當陶烈帶著黃巾軍抵達彭城時,彭城大小官吏皆來迎接,然當他們看到陶烈帶來的十幾萬士兵和百姓時,一群官吏不禁皺起了眉頭,彭城國都尉帶兵攔于道路奏道:“國相大人,彭城乃小國之地,國相大人帶這么多黃巾,恐百姓驚恐。”
都尉說完,長史也稟告道:“國相大人,如今災荒四起,又有黃巾賊四處劫掠,彭城糧食自食尚且不夠,若帶這些黃巾入彭城,彭城必亂也!”
二人說吧,彭城眾官吏與大戶皆跪道:“請國相大人遣黃巾各歸故里。”
不錯,在路上的時候,滿寵就曾說過,如今災荒,各郡都不好過,若帶這么多人,恐彭城大族不能相容。
果不其然,就在眾人跪下請求時,遠處一輛馬車轟隆隆的駛來了,馬車旁跟了一彪人馬,這些人穿著郡王仆役的衣服,一個奴才跪在馬上旁,一個奴才撩起了馬車,四匹駿馬拉的車上下來一人。
這人年近四十,衣著華麗,個子居中,有些肥胖,膚色很白,國字臉,看上去威勢不凡。
“彭城王駕到!”
一名奴才大喊一聲,眾人皆歸列左右,就連陶烈身邊數人也皆下跪了起來,那彭城王望著眼前小平頭道:“你就是新來的彭國相?”
陶烈點頭道:“正是。”
“黃巾余孽安能進我彭城之地?若你不將黃巾遣散,我定當奏稟陛下說你與賊寇想通。”
彭城王說完,陶烈臉上難看起來,他指著身后百姓道:“此皆為我大漢百姓何來賊寇之說?你是大漢百姓,他們又如何不是大漢百姓?”
陶烈說完,旁邊有一人勸到:“此乃氣話,我有兩全之策,國相大人愛民如子,自不肯棄百姓,然彭城糧少,恐黃巾饑餓再起反心而殺民也,所以,國相大人何不將百姓遷到彭城外開墾荒林而生哉!”
那人說完,又一人道:“是也,伐木可建房屋,除林而為良田也,既如此,咱彭城的百姓不用擔心反賊,反賊亦有地安歇,豈不兩全齊美?”
都尉說完,彭城王也說道:“若你將黃巾之賊安于城外,我自當不追究。”
這彭城王雖橫,但是他知道眼前的少年非尋常之人,要知道他可是誅殺了反賊張角之人,再加上他此刻有甲兵十余萬,萬一逼他反了再劫掠了彭城,那可就不好了。
彭城王與彭城鄉紳讓了一步,那邊滿寵道:“主公,讓咱們的人入城也怕融不進彭城百姓之中,不如聽他們,咱們另選地方單獨建一城鎮,這樣兩相無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