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陶烈說完,李長史在一旁說道:“大人,這宋家跟郯縣陶刺史是姻親,若大人招惹了這宋家,恐怕他們就會稟告給陶刺史,若陶刺史怪罪下來,我等皆要被問罪的。”
陶烈昨日就想殺宋家的公子,不過,幸運的是這宋家沒追究。
“且不說這宋家,就說著糜家,糜家跟郯縣糜家是宗族,他們乃是徐州大戶,若得罪了糜家,咱們官亦難保,陳家與劉家皆是,而且,這劉家又是郡王更是惹不得!”
李長史說完,滿寵和毛玠也點了點頭,他們倆不明白陶烈為何要收士族的土地,這個時候不應該繼續發兵去協助攻打南陽一帶漸起的黃巾來博取功名么?為何自己的主公跟土地杠上了,就像陶烈不明白他們為什么只曉得剿滅黃巾而不把土地還給百姓呢?
“不行,我治下百姓命如草芥,我豈能坐視不理?”
陶烈說完,幾個人見陶烈心意已決,滿寵思考了一會道:“若主公想救他們不如購買他們的土地然后再以低價轉租給百姓,這樣士族方無異議。”
滿寵說完,毛玠也道:“伯言之策妙也!”
“這世家安肯賣地?再者,彭城有地幾萬畝,咱們府衙又無銀子如何能買?”
李長史擔憂起來,陶烈細細想了一會,目前唯一能不跟士族起爭端的辦法就是購買,若是再等幾年董卓霍亂朝廷時就好了,到那時他手中有兵管你是刺史還是郡王,我讓你往東我看你敢往西?
“就依伯言之計,李長史,明日傳我命令,將城中幾家邀來府衙,我跟他們說說。”
陶烈說完,李長史搖了搖頭說道:“不可,明日國相大人需啟程前往郯縣見陶刺史,新官初上任,若不拜訪刺史,恐陶刺史不喜。”
李長史說完,滿寵也道:“李長史說的對,主公,明日你且去郯縣拜見陶刺史,等你回來再做商量也不遲,反正如今隆冬已至,即使現在發給百姓田地他們也無法耕種,待到春來時,咱們站穩了腳跟,再跟大族買田也不晚。”
陶烈是個急性子,但是他細細一想也是,如今寒冬臘月將至,即使現在打土豪分天地也無用,而且自己根基維穩反而會害了自己,所以,還是趁著大雪未封山之時去郯縣走一趟吧!
想到這里,陶烈望著身邊幾個人說道:“行,就依李長史之言,此事大家莫要泄露,今日就到這里,大家各自回府安歇吧!”
陶烈說完,幾個人離開府衙,府衙燈滅,冬的長夜來臨,管亥領著親兵們在府衙休息起來,夜晚,一名親兵起身翻墻而出徑直的朝著王府而去。
第二日,晴天,空氣中都是一片清冷的味道,陶烈留滿寵李乾處理彭城事物,陶烈與李長史帶著一箱黃金在管亥的相陪下朝著郯縣而去,這次去郯縣,陶烈不光要去拜會他的上司刺史陶謙,他還要去請一位大人物出山。
如今陶烈深感自己身邊治理地方的能臣不夠,他身邊只有毛玠與滿寵二人能治理內政,毛玠被留在了泗水鎮,滿寵留在了彭城,但是這兩邊都是爛攤子,所以,他需要更多的人才,于是李長史又給陶烈推薦了一人。
這人姓孫名乾,乃北海名士鄭玄的弟子,如今還未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