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烈發現張昭看自己的眼神都變了,變的不在那么瞧不起,難道是自己有錢又升官了緣故?
士大夫也曾這般市儈么?
“剛才那詩句是皖侯所題?”
還沒閑扯兩句,張昭率先問了起來,他問罷,陶烈啞然失笑,看來自己真是錯看人了,古人的節操還是在的啊,原來他是看中了自己的詩句,哦不,是葉紹翁的詩句。
“這個,咳咳,不能說是我寫的啊,這樣就說謊了啊,不,我要說不是我寫的,張昭會不會就看不起我了?必須要請他出山啊,不然我身邊的人都安排去當縣令了,彭城沒人管理不行啊!”
“那個,幾句不成文的俗句,讓張先生見笑了。”
陶烈說完,張昭搖頭道:“非也,倒是昭小看了侯爺,侯爺句子雖短,但卻寓意深刻,實乃佳句,不知侯爺可否再吟一首?”
張昭說完,李璜在一旁道:“主公何不再吟一首?子布先生最敬重文采斐然之人,主公若能再吟一首佳句,子布先生自會出山相助!”
李璜說完,陶烈來勁了,沒錯,既然你自恃文采出眾不肯屈身相助,那我文采卓越于你,你自然會臣服。
不過,這寫詩陶烈哪里會?無非就是小時候被學校強迫背了幾篇古詩罷了,不過,再不會也得硬著頭皮上啊!
陶烈回顧了下左右,這農家院子的詩是真少,他又朝著門外望去,門外一條小河中略有些水,幾只鴨子正在里面嬉戲打鬧著,在河邊幾支桃花開的正盛,不過因為河水少,桃花又無人澆灌,因此桃枝上桃花稀稀落落零零散散的有幾朵。
“有了!”
眼前場景讓陶烈突然想起了蘇軾的一首《惠崇春江晚景》,詩中不正是有這樣的描述嗎?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陶烈搖搖晃晃的吟完,張昭品讀著:“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他瞇著眼不停的吟誦著,既然他頭微微晃動了起來,再加上前一首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吟誦之間張昭不覺已陶醉。
“好詩,好詩!我雖是粗人,但亦知皖侯今日所吟定能流傳千古,少爺大才,如今皖侯幾次來請,誠意已足,少爺何不往助之?”
張昭等人猶在品味之中時,一旁管家卻忍不住的拍手稱贊了起來,管家一語驚醒夢中人,張昭睜開了眼睛,他又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少年來,這少年,頭發雖然還未挽起,但目若朗星,高大威猛之間又飽含詩書之氣,從陶烈身上,張昭竟看出了英雄之氣。
“他斬張角,誅張梁,年僅十八便斗倒彭城王又擊敗八縣聯軍,如此英雄又能胸懷百姓,他開倉放糧施舍窮人,他分封土地又得朝廷重用,如此之人,又如此誠心來尋我,我若再不往助之,豈能對得起上天垂憐之意?”
“主公如此來相邀,昭自當隨之!”
張昭二十七八,正是年輕有為之時,他也是不甘平庸之輩,因此,管家說完,張昭起身便欲拜陶烈,一見東吳內臣之首要歸順自己了,陶烈竟然一時忍不住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