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眾將散去后,陶烈點起了煤油燈,他鋪開了蔡倫紙開始給華佗寫信起來。
信寫完已至深夜,陶烈就著昏黃的煤油燈畫了一張人體解剖圖,在解刨圖的每一個器官上,陶烈都標上了名字,不光如此,他還令附了一張信紙。
信紙之上寫了每個器官特征,作用以及會產生什么疾病,當然在信的最后陸離寫道:“手術之法可根治許多病,然手術后有細菌殘留傷口,若不消毒,病毒感染,傷口潰爛亦會致人死亡,我有消毒之法,盼與先生一敘。”
寫好了信,陶烈讓曹將軍連夜送去譙縣,送走曹將軍,陶烈又鋪一張蔡倫紙開始設計平板車了,比及天明,陶烈方把圖紙畫好。
他設計了幾種不通類型的平板車,有適用于山地的獨輪車,有適用于平地的兩輪車,當然也有能裝很多糧食的四輪車,不過這四輪車需要牛馬來拉。
天亮后,陶烈打著哈欠將圖紙交給呂虔后,他已經困到不行了。
打發走呂虔,陶烈在軍營中巡查起來,如今陶烈大軍在新蔡按兵不動,他不能白等,黃巾軍很多都是農夫,他們種地還行,打仗卻全憑蠻力,這讓陶烈很不滿意。
所以,陶烈便根據后世的訓練方法讓將領對他們進行集訓,集訓時陶烈必須不停巡查,然后對他們進行指正。
在上蔡練兵了半個月時間,汝南太守徐繆就已經發了十幾封救援信,陶烈不為所動,急的徐繆喊著叫著要稟告圣上。
一個月后,寒冬初至,劉辟同呂虔一道一連攻破了沛國四縣才將所丟糧草找回,思善宋潭又連天加夜趕造上千輛陶車(陶烈發明,所以叫陶車)以助運糧,所以寒冬剛至陶烈軍糧便源源不斷從彭城和沛國運來。
糧草至,陶烈便準備進軍上蔡,大軍做最后的集結訓練時,曹將軍稟告華佗請來了!
正是中午時分,初冬陽光有些暖意,上百名士兵護著一支醫療隊伍自東北而來,醫療隊伍最前面有輛馬車,馬車顛簸而來激起一片塵土。
華佗至,陶烈親自十里相迎,暖風中,聽聞皖侯來迎,華佗更是下馬扶車三里而走。
見到華佗,華佗跟陶烈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他此時四十有余,有些清瘦,個子不高,挽著發髻,額頭有些皺紋,或許走南闖北的原因,他臉上滿是飽經風霜的深邃。
“老朽一介草民怎擔得起皖侯如此相待,真是折煞小民!”
華佗說完又拜,本來他只聽說陶烈禮賢下士,卻沒想到這陶烈居然如此禮賢下士。
陶烈扶起華佗道:“華神醫能來我新蔡本侯就是百里相迎亦不為過。”
陶烈說完華佗很是感動,兩人結伴并馬而行,華佗騎馬緊跟陶烈身后說道:“侯爺,我觀信便帶著弟子十余人趕來,皖侯當真支持草民創辦醫館還有那個什么醫藥研究院?”
“這是當然,華神醫既來,我自會像信中承諾那般為華神醫在彭城建立一座彭城華佗醫館和華佗醫藥研究院,不光如此,本侯每年還會拿出五百兩銀子作為研究院的研究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