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人不光是我的親信也必須了解汝南,能服眾才行。”
陶烈說完,滿寵突然想起一人,他一稽首說到:“我有一人選,黃邵可擔任此職!”
滿寵說完,毛玠也稽首說到:“非此人不可擔此任!”
說到黃邵,這個人有勇有謀,而且又是汝南人,又是黃巾的頭領,陶烈點了點說到:“此人正合適,我就在前面設一縣,讓黃邵擔任縣令,他與北方宋潭互為犄角正好可以管理汝東這片大平原!”
幾個人商量好后,陶烈連夜召見了黃邵,深夜,大雪紛飛的汝陰縣,陶烈跟黃邵說了很多,特別是黃邵告訴他十常侍弄權恐怕天下寧日不多,他讓他在汝陰一帶積極擴張人口,多種地,勤練兵,招賢納士,終究有一天,他陶烈需要他。
對于未來黃邵不曉得,他知道既然是皖侯交代,那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圣旨,所以,在陶烈帶領三千多狹路軍從汝陰離開后,黃邵便按照陶烈所說重新修建起汝陰縣城來。
離開汝陰,沒有了百姓的羈絆,陶烈一路行軍很快,不五日狹路軍便抵達了沛國铚縣境內。
沛國铚縣也在一片雪花的世界中,過了铚縣就是竹邑,過了竹邑就到彭城地界了,所以一行人也是無比開心。
陶烈抵達铚縣縣城時,大軍需要生活物資的補給所以陶烈便帶了一隊領兵朝著縣城而去。
風雪交加的縣城外出現了一群逃荒的人,之所以稱他們為逃荒的人,因為他們不同于黃巾,黃巾行動時像一窩蜂,而且他們衣著破舊,然眼前的人卻不同,他們成群結隊很有組織,而且衣著講究,看樣子是一群農民或者士族。
望著這樣一群人,陶烈有些奇怪,但是風雪大,他著急趕路,因此他沒有多管閑事。
城門口,雖是傍晚卻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陶烈騎馬插隊到門口,門口幾十個士兵攔住了一輛馬車的去路,馬車旁馬夫還不停的跟士兵爭吵著。
“我們是皖城前去投奔皖侯的,路過貴縣,風雪交加想在這里住宿一晚,真不是奸細!”
那馬夫說完,一聽是來投奔自己的,陶烈認真聽了起來,旁邊黃忠想讓士兵讓開,陶烈一個眼神制止了他。
士兵望著馬車,兩匹馬拉的車有些大,裝飾亦有些講究,看樣子是大戶人家,于是那幾個士兵交頭接耳的說了幾句后,一個五大三粗的士兵望著馬夫說到:“管你是哪來的,馬車里坐的什么人?下來讓我們看看!”
士兵說完,馬夫這這了半天不知道如何是好,馬車的門簾撩開了,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走了出來,他伸手掏出一些錢往士兵們手中塞了過去道:“里面是些家眷,天冷怕凍著,幾位行個方便。”
那男人說完,一聽是家眷,城門官樂了,他使了個眼色,幾個士兵一擁而上將那偉岸的男子按倒在了地上。
“家眷?我看你們就是無發賊派來的奸細吧!來人呢,給我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