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烈將想要征辟趙云的想法告訴了趙云兄長,趙云兄長嘆氣道:“郡公爺,實不相瞞,非我二弟不愿跟隨郡公去洛陽,實乃我二弟已去山上學藝幾年未歸,郡公遠道而來,若不嫌棄,可在我家中住上些日子,我這就上山尋我那弟弟去。”
要知道這年頭,一個農民能被國公看上,那可是祖墳冒青煙的事情,所以這趙云兄長也倒熱心,陶烈一聽趙云學藝還沒回來,他又問道:“去尋子龍需要多長時間?”
趙云兄長答需要月余,一聽還要等這么久,而且趙云還不知道學藝成沒成,陶烈想了想,自己春季出門,現在已至夏末,若再等一月,恐怕就要到秋季了,自己秋季不至洛陽,若黨人再說自己,恐怕百口難辯。
所以,為了不打擾趙云學藝,陶烈便對趙云兄長說道:“我恐等不這么久,圣上招我回洛陽,我專程從彭城轉到這里,恐怕耽誤行程圣上怪罪。不過,既然子龍在學藝之中,那我們也不便打擾,就等子龍學藝歸來,到時候你們拿此塊玉讓他至彭城陶家鎮尋黃忠,我自有安排。”
陶烈說完,他便從身上解下了一個隨身所帶佩玉,這佩玉價值連城珍貴無比,眾人見陶烈如此重視趙云,趙家人皆感動不已,趙家兄長收了玉后說道:“郡公放心,我弟歸來后,我定會讓他前往彭城陶家鎮尋郡公!”
“如此甚好,若我不在,可讓子龍在陶家鎮等我歸來。”
“是,郡公放心,我一定將此話帶到!”
趙云兄長說完咳嗽了幾聲,他有些瘦弱,似乎營養不良,不過,他這咳嗽之聲倒是像有些肺炎,望著趙云兄長,陶烈突然想到歷史之上趙云投靠公孫瓚,后因兄長去世便辭官回家,在家呆幾年后才又去尋的劉備。
想到這里,陶烈對趙云兄長說道:“我看你咳嗽如此之重,身體定是不好,北方寒冷,這趙家莊兵荒馬亂賦稅繁多也不是久居之地,我封郡廣陵土地肥美,溫度適宜,百姓安居樂業,不如你就帶著你們趙家族人搬至廣陵居住吧。”
陶烈說完,趙云兄長不能決,郡公之言他不敢不從,然古人鄉土觀念極重,讓他們背井離鄉他們又不愿意。
趙云兄長不能決,陶烈又望向他們族長說道:“你可帶趙氏族人去廣陵居住,到廣陵后持我手書交于趙昱太守,他會分地給你們,從今天起,你們趙氏族人可在我封地安心耕種,世代賦稅皆免,你可愿意?”
陶烈說完,趙氏族長一聽去廣陵分發土地還免賦稅,此等活計他如何不答應?趙氏族長慌忙跪地道:“我愿帶族人前往廣陵居住!”
北方兵亂,就是他們也跑去山中避難過幾次,這些年,誰家沒餓死過孩子?誰家又沒被兵匪們殺過老幼?今陶烈薦他們去廣陵,他們甭提多夢寐以求了。
見趙氏族人愿前往廣陵,陶烈也放心起來,畢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趙云可是大漢一等一的武將,他陶烈可不想這樣的人才會投奔到劉備那里。
“趙況,我看你身體亦不好,此病需長期調理,正好我在彭城開有一醫館,醫館中有名醫華佗,他能調理你的身體,你就帶家人住在彭城吧!”
陶烈對趙云的兄長說完,趙況咳嗽了幾聲說道:“郡公,實不相瞞,洛陽加稅,加上黃巾匪寇數次劫掠,我家中已一貧如洗,我當隨族人一同去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