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烈說完蔡邕仍不起身,他把頭轉了過去道:“你怎這么好心救我?你這個跟太監狼狽為奸之人,若傳出去,我蔡邕如何面對世人?”
被陶烈救,居然也是丟人的一件事,陶烈尷尬的笑了笑,這個時代就是這樣,博個名聲,哪怕是虛偽的名聲也會一呼而天下應,而他陶烈為百姓做了多少事,他們卻還以自己為恥?
既如此,何必善良?
“蔡議郎,陛下親自做媒,讓文姬嫁于我為妻,你若違抗圣命即為不孝,今日就此告別,明日我會去府上提親,回家等候著吧!”
陶烈說完翻身上馬而去,陶烈走后,菜市場門口議論聲又起,蔡邕老友見蔡邕被赦免了,他們自是高興萬分,但是聽聞太監的走狗陶烈要迎娶蔡邕的女兒,他們又深深覺得丟人,于是一個個皆掩面而去。
老友走,蔡邕也自覺拉不下顏面,他想死,但是古人忠君思想眼中,不忠不孝之人就是死了也難以入祖宗牌坊,所以他又不得不尊圣命,這真是非逼得他丟了自己的名聲。
蔡邕獨自回家不說,話說當他到家后,蔡府已經被打掃一遍,蔡家人也盡皆被接了回來,陶烈還送來了幾十個奴仆。
回到家中,蔡家人自然是高興萬分,但是聽聞是陶烈救了他們后,一家人反而高興不起來了,這好比你女兒嫁給了漢奸,這種被人戳脊梁骨的事情,名人雅士哪里能受的了?
蔡家小姐聽聞自己被衛家退了婚,還被小人陶烈鉆了空子,她也羞愧難當,她欲跳井而死,但是丫鬟們拉住了她,丫鬟們把這事稟告給蔡母,蔡母哭求道:“那狼子就盯上了你,你若死了,他到陛下那里告狀,你父親如何得活?”
蔡母說完,母女二人抱頭痛哭。
這些且不說,洛陽城中,陶烈救了蔡邕的事情像炸了鍋一樣傳開了,朝野之上皆一輪紛紛,有人罵蔡邕不要臉,妄稱名士,居然靠女兒嫁給陶烈這種人來換取自己的命,又有人說蔡文姬勾引陶烈被衛家人所知,衛家人這才退了她的婚書,流言四起,蔡邕一家不敢出門。
陶烈走在大街上,看他的人對他指指戳戳,陶烈冷笑,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所以,他就當看傻逼了。
第二天,陶烈帶著禮物親上蔡邕府上提親,因為皇命,蔡邕雖是厭惡卻也不敢不聽,畢竟忠君之事他不敢不從,不過,提親之時,蔡邕從頭至尾皆一言不發,他臉上看不出喜怒,不過這不喜及是不高興,陶烈哪里管他,畢竟自己救了他命,這就夠了。
提親完后,陶烈又定半個月后迎娶蔡文姬,自此,兩邊皆忙碌起來,陶烈不能丟了禮數,蔡家也不愿丟禮數,所以這場婚禮陶烈很是忙碌,蔡邕一家也很忙碌。
半個月時間轉眼即至,大婚這天,陶烈府上熱鬧非凡,到處張燈結彩頗有些新年到來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