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室小太監,我袁家之人,我已準備今晚動手,你可愿與我一同誅太監振朝綱?”
袁紹說完,陶烈忙問道:“此事大將軍可知?”
“我尚未稟告大將軍,大將軍此事總是猶猶豫豫,我恐告訴他后再走漏消息。”
袁紹說完,陶烈忙搖頭道:“本初兄,聽弟一勸,時機未至,我等先靜觀其變。”
陶烈說完,袁紹很是失望,他拂袖而起道:“本以為國公是英雄好漢,不想卻如此愛惜生命,也罷,我且去聯絡他人,只望那時你不要出兵阻攔,否則咱們就沙場上見!”
袁紹說完就要走,陶烈想來想去,此事不對,他上午才拜見過靈帝,何進與何皇后皆勸靈帝饒恕蔡邕,若他病到要死怎自己沒有發現?
“此事有詐!”
陶烈想到這里忙拉住袁紹道:“本初兄不可,陛下恐未駕崩,陛下身體日漸萎靡,但絕不會今夜亡,恐怕此事乃是太監故意傳出風聲!”
人之將死,總會想盡辦法除掉身邊的異類好保證自己的兒子,而靈帝那點心思陶烈知道,上次靈帝召見他就詢問他兩個兒子該立何人。
這等廢立之事陶烈哪肯說?名眼人都能看出來靈帝嫌棄何皇后之子木訥老實,他想立王美人之子,但是陶烈如何說?他說立長子會讓靈帝不悅,說立幼子又得罪于大將軍一家,所以他不語,最后靈帝不悅的將他趕了出去。
陶烈說完,袁紹道:“是又如何?只要我誅盡宦官,到時候太監死,就是陛下又能耐我何?”
袁紹背后有大將軍為靠山,他們又有太子為倚靠,所以他們并不怕,陶烈嘆息道:“恐怕本初誅不盡宦官反而宦官所害也!”
袁紹與陶烈爭辯許久,二人說不通彼此,袁紹拂袖而去,陶烈想自己新婚之時洛陽無一人來賀,唯有袁本初來賀,他心中總覺得不能看此人死于洛陽,于是袁紹剛走至院中,陶烈一招手,典韋上前就將袁紹綁了。
袁紹在院中大罵不已,陶烈苦笑道:“本初兄,我不是害你,明日天亮我就會放你回去,今夜你就在我府上住下吧!”
夜晚,袁紹被關在了國公府,府上典韋率領兩百西涼勇士看守著他,這且不說,陶烈又親自披甲而出竟直朝著西園而去,夜晚他要跟自己的軍馬呆在一起,萬一有變,他也好見機行事。
抵達西園,西園八校尉到了七位,唯獨袁紹未至,上軍校尉蹇碩見袁紹未至他表情有些怪異,他問袁紹何在?陶烈道:“袁紹在府中醉酒,我去尋他,他已醉不成人樣早已歇下。”
蹇碩聽完拂袖而去。
夜過三更,校尉大多散去,陶烈與淳于瓊二校尉依舊守在西園,西園中還有上軍校尉蹇碩的軍司馬張遼與張揚二人,于是陶烈便做宴宴請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