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府上,聽聞董卓逃走了,陶烈又沒死,王允之策失敗,他一氣之下拔劍便欲自刎,王允尋死眾豪杰慌忙勸住。
黃琬道:“尚書若此刻死定會被世人笑話,如今大事未成,安能輕易死去?”
黃琬說完,王允道:“事已敗露,如何能活?”
“無妨,待國公至,尚書哭求于他,他念尚書一心為國定能饒恕,待國公走,尚書再殺一家丁去見董卓,就言是此家丁勾結國公攻占門廳是以公叫門而無應,董卓不得人心,正是需要我等樹立他賢明之時,他安能殺尚書?”
鄭公業勸完,王允尋思如今大事未成,董卓未除,皇帝正于危難之中,他個人生死豈能由己?
所以,當陶烈趕至王允府上時,王允打開了大門,他見陶烈怒氣沖沖趕來,王允哭拜道:“我胥當殺我,怪只怪我手無縛雞之力受那董卓要挾,我亦身不由己,如今既死,只恨未能看到外孫出生,此生之憾也。”
一位長者就這樣拜在陶烈面前,陶烈手中的刀雖重,但終究無法揮下。
馬車中貂蟬見王允如此,他豪杰一生竟要如此落幕,想他在自己無處可去時收留自己之情,她也忍不住落淚起來。
“國公,義父此舉這也是為國家,但念國家故,懇請國公放義父一馬,妾此生做牛做馬來報國公之恩。”
貂蟬從轎中走了出來,望著哭的梨花帶雨的貂蟬,念及紛亂的朝堂與水火中的百姓,王允等眾人盡皆落淚。
見這群黨人,雖可恨,但心誠不壞,陶烈將刀擲地道:“非我不報國恩,實乃我與你們政見永難統一,今日就此別過,他日若再打我主意,定斬不饒!”
陶烈說完騎馬就走,貂蟬滿眼淚容的望著王允,王允知陶烈已饒恕他們,而且國公暗地里也對黨人頗多保護,他也感恩于心,如今計劃已失敗,他也不想貂蟬此生嫁所非人,所以他朝著貂蟬就擺手道:“貂蟬我女,國公已回,快隨之而去,勿念老朽!”
王允說完,貂蟬流淚而去。
國公府,陶烈宴請了劉備三兄弟后,第二天他便帶三兄弟去見圣上,畢竟西園軍乃是皇家衛隊,雖然自己任命了他們,但是也得讓皇帝承認才行。
清晨天剛亮,冬日里好不容易的晴天,陶烈帶著一支人馬徑直的趕往南宮,趕至南宮后,陶烈讓太監去稟告,太監支支吾吾站那里不動彈,見太監不給自己面子,陶烈拔劍道:“十常侍都被我殺,還差你一個小太監嗎?”
陶烈說完,那小太監忙跪地道:“國公饒命,只是,只是太師不讓人打擾……”
一聽是董卓在搞鬼,陶烈一腳將太監踹開后徑直朝著皇宮而去,他領的是皇家衛隊,所以有進入皇宮的權利,一路之上禁軍雖多但陶烈未違祖制,他們也不敢攔截。
當陶烈至南宮后,左右尋不見獻帝,正當陶烈轉頭要離開時,聽到了南宮一處偏殿的水缸旁有人哭泣,陶烈徑直趕到水缸水缸旁,躲在后面哭泣的不是別人正是獻帝劉協。
劉協見陶烈至,他忙起身求道:“國公,求國公救我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