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帝嚇住了董璜,正巧府門外眾大臣亦及時趕到,太傅袁隗見兩邊劍拔弩張起來,他忙勸到:“國公,太師何故如此,不如各自退兵而去。”
太傅說完,眾臣亦勸,董卓本來就理虧,而且陶烈身邊幾個將領又勇猛無比非呂布一人可敵,所以見大臣來營救自己,董卓便有退意。
陶烈也不愿與董卓正面交鋒,畢竟他帶來的人馬只有百人,如今董卓的兵馬來了,若真打起來還真干不過董卓。
所以在朝臣的調停下,兩邊皆欲罷兵,獻帝見陶烈要走,他又對眾臣道:“我欲將萬年公主許配給陶愛卿,今日完婚,此事交于袁太傅主持。”
獻帝說完,眾臣道:“公主出嫁乃皇家大事,豈可倉促而行?此番需媒人,需定親,交換生辰八字………”
眾臣議論紛紛,獻帝道:“公主不喜奢侈,一切從簡,諸位莫勸,寡人看不如就在此刻拜天地!”
獻帝說完,袁隗道:“陛下,此番恐違祖制!”
司禮監王道又言:“今日亦非良辰,陛下需另擇他日!”
眾大臣勸完,獻帝望向了陶烈,萬年公主也一雙求救的眼神望著陶烈,她知道此番之后,董卓定會重兵把守皇宮,想要出宮就難了。
“陛下乃天子,天子一言駟馬難追,諸位大臣們想讓陛下食言嗎?更何況俗話說擇日不如撞日,今日陛下既言,我當聽陛下之言在此拜天地!”
陶烈說完便同萬年公主在安樂宮前拜了天地,陶烈不按常理出牌確實駁的群臣啞口無言,他們雖然紛紛指責陶烈有違禮數,但是陶烈已翻身帶萬年公主出了北宮朝著國公府而去。
陶烈走后,董卓聞陶烈在宮外只有一百多人馬后,他氣的肺都要炸了,他領兵就要追陶烈,李儒等人忙勸到:“岳丈不可,如今他成了駙馬,若要追他,恐他反出去召集諸侯來,那時天下亂也!”
董卓知道陶烈一向盛名遠播,如今又成了皇親,若此刻逼他,恐怕他真會反出去,于是只好作罷,但董卓心中氣難出,他如何愿意?于是眾人只好四處搜捕美貌女子供董卓解氣,而這般下去,董卓更不得人心。
回到國公府,家丁見陶烈迎娶了當朝公主,而且還是獻帝的的姐姐,靈帝唯一的女兒,眾人大喜,陳宮道:“主公迎娶公主,真可謂門當戶對,此乃國公府上之喜!”
陶烈點頭,迎娶公主可不是小事,陶烈令陳宮操辦喜宴,他自邀請洛陽名流前來吃喜酒,往日陶烈娶親洛陽人皆不來,如今卻不一樣,第一他娶的可是公主,第二這些名流多在他這里存錢,他們就算不看在公主的面子也得看在錢的面子上才行。
所以陶烈這邊請柬剛下,國公府上酒宴還未擺開,洛陽名流皆來慶賀,府門口馬車川流不息,管家在門口不停的唱著來賓以及賀禮。
“太傅袁家蔡侯紙十匹,絹布十匹……”
“王尚書禮銀……”
“河南尹黃……”
望著門前絡繹不絕的來賓,陶烈突然想起了文姬嫁來的時候,那時候除了一些流民只有袁紹來賀,想想都覺得心寒,等自己回彭城后定要為文姬補上這份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