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投公孫瓚,關羽道:“一切聽大哥安排。”
張飛雖然很想去洛陽,但是奈何劉備拉不下這個臉,畢竟他先背叛陶烈在前,如今再投他,豈不讓人笑話?
于是寒風中劉備便帶著關羽與張飛朝著汜水關而去。
汜水關,袁紹大軍敗退幾十里路后,不少諸侯見斗不過董卓紛紛找借口欲走,當劉備趕到汜水關時,汜水關外只剩下曹操、孫堅、公孫瓚、袁紹、袁術等諸侯還在堅持。
劉備投奔到公孫瓚門下暫且不說,話說當公孫瓚知道董卓已經連夜逃走后,他忙領兵朝著洛陽而來,人間四月鮮花正是怒放時,陶烈領著兵將修繕洛陽之時,午后八千余人趕至了洛陽東門外。
東門,陳宮見有人馬來到,他慌忙前去稟告陶烈,陶烈正巡視城內治安,如今洛陽剛定,還有不少違法之徒四處傷人,陶烈皆捉而殺之。
聽聞諸侯兵馬至,陶烈忙帶著賈詡趕往東門,趕至東門時,東門外公孫瓚已經在城門外叫門許久了,陶烈至城上,他望著風中的一片白馬簇擁中的一將,那將坐下一匹白馬,手中一桿大槊,黑色鎧甲,看上去勇猛異常。
“主公,此是公孫瓚的兵馬,他讓我等打開城門欲進城來。”
洛陽雖造董卓劫掠,但是董卓走的匆忙,很多財寶并未來的急帶走,所以此刻的洛陽就是這群諸侯眼中的大肥肉。
“開城門,我去會會他。”
陶烈說完,賈詡道:“主公不可,這公孫瓚白馬義從不可小視,更何況他有如此之多騎兵,若騎兵奔騰而至,主公危險也,”
眾人皆勸,陶烈道:“無他,我以言語教之,他若不聽我的,我就領兵與他廝殺。”
陶烈說完眾人只好大開城門,城門開后,陶烈在典韋的保護下朝著公孫瓚而去,過了護城河,公孫瓚見來了一支人馬,他也在一群將領的護送下來到了陣前。
陣前,公孫瓚見來了個小將,他指著陶烈就喊道:“我公孫瓚不斬無名之輩,快回去稟告你們主將,識相的話就打開城門,否則就別怪我將你們西涼人趕盡殺絕!”
公孫瓚聲若驚雷,他說完,陳宮訓斥道:“大膽公孫瓚,見到廣陵國公如何不拜?”
公孫瓚聞是廣陵國公,他官職畢竟比陶烈小上許多,但是如今洛陽唾手可得,只要得洛陽,然后聚集洛陽之財,他就有角逐天下的資本,所以他指著陶烈道:“廣陵國公與董卓沆瀣一氣,我等奉昭正要一起誅殺,今日你若識相,就趕緊獻了城池,我尚能留你一條全尸。”
公孫瓚說完,陶烈一聲冷笑道:“董卓已經挾持陛下去了長安,你若追董卓何必在洛陽浪費時間?我看你是惦記我洛陽的財寶吧!”
陶烈說完,公孫瓚怕陶烈耽擱的時間讓孫堅等人知曉董卓已走的消息,所以他揮舞著馬槊朝著陶烈就沖殺而來,公孫瓚身后都是精兵悍將,白馬義從百里挑一,一片白馬朝著陶烈沖殺而來,陶烈也指揮著手下西園軍迎戰公孫瓚。
兩軍在西門外擺開陣仗廝殺,大戰持續半柱香時間亦難分勝負,正在兩軍焦灼之時,突然自西門外又殺出一支人馬,那領頭之人身穿綠袍手拎青龍偃月刀,胯下千里馬,他一馬當先率先沖入到了助軍左校尉夏牟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