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的第四條計策就是萬一陶烈戰勝了十八路諸侯聯軍,那么就直接封陶烈為河南尹,讓他管轄洛陽等地,到時候陶烈就會成為長安和諸侯之間的一道天然的屏障。
眼下,呂布見陶烈不光打跑了十八路諸侯,而且還得了十八路諸侯的兵馬,他對陶烈佩服的五體投地起來,但是同時也對例如的料事如神佩服不已。
兩軍陣前,陶烈打馬上前道:“前方何人的兵馬?”
見陶烈出來了,溫候呂布也催馬上前道:“我乃天子使臣,乃是為國公與關東諸侯解站而來,順便送來陛下詔書。”
呂布說完,李儒捧出詔書讀到:“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封廣陵國公為河南尹,總督河南之地,欽此。”
李儒說完,他望著陶烈,他想看陶烈承不承認長安的正統皇帝,因為袁紹等人已經私下密謀準備另立皇帝了。
“臣領旨,因甲胄在身,不便下馬,請恕罪。”
陶烈稽首后,李儒派人將圣旨送來,陶烈拿了圣旨道:“郎中令可回稟太師,以后莫要出函谷關,若有軍隊進入河南之地,我定與袁紹另立他帝。”
陶烈說完,李儒忙點頭稱是,董卓本就無心進攻關內之地,所以這個自然能夠接受。
陶烈收了圣旨,呂布見陶烈勢大,不敢與之爭鋒,因此只能領兵撤走,呂布走后,陶烈拿著圣旨高興了起來,沒錯,他正愁著洛陽沒有全國賦稅養不活這么多人呢,這下好了,呂布直接給自己送地來了。
有了土地,陶烈還有這么多的人,他愁養不活這么多百姓嗎?
陶烈帶兵返回洛陽,人人皆來恭喜陶烈,陶烈也大擺筵席宴請諸將,宴請結束后,陶烈任命賈詡為河南長史、任命張遼為河南校尉,賈詡主文,張遼管軍。
如今的河南尹跟后世的河南有著巨大的區別,后世的河南是現在的豫州等地,而河南尹轄地不大,只是都城洛陽周邊之地,他現有21縣近百萬人口,這里是整個大漢最為繁榮的地方,人口密度極大,土地雖不多,但是縣城卻遍布的到處都是。
確定了河南尹的主要領導班子后,陶烈便開始尋思振興洛陽的道路來,如今洛陽之地因為戰爭的緣故缺糧極為嚴重,因為缺糧,所以糧價暴漲,這就導致洛陽的安定始終都是一個問題。
所以,陶烈尋思著要第一時間把局勢先穩住,因此,書房中,陶烈吩咐臧霸帶兵徹查趁亂劫掠的家族,同時,陶烈又遣人到河南尹各縣去宣縣令前來會談,他要把那些不合格的人一律刷掉,然后重新換上賢德之人。
臧霸領命去,他帶兵在洛陽城中徹查那些參與叛亂的家族以及趁機劫掠的家族,這一查就是月余,六月末,臧霸清剿近三千余人。
七月到來,長史賈詡精兵三萬人組建洛陽東西兩大營,西大營駐扎在洛陽城西的谷城,西大營駐扎在洛陽城東的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