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潭與黃邵二人接到書信后不顧大雪的寒冷朝著上蔡趕來,漢末的空氣沒被污染,所以很干凈,到了冬天更是冷出了新境界,不過好在二人身上都穿了厚厚的棉衣,倒也能挺過去。
而且,大雪天中,他們不騎馬,而是坐雪橇車,雪橇車是陶烈發明的,當年他跟汝南黃巾作戰時發明的工具,不過在城父和穎陰一代普及了,而且當初修建雪橇車的城父如今也搖身一變變成了漢末最大的雪橇車和花板的生產基地。
為了拉雪橇車,汝陰還專門培養出來了一種大型的犬,被稱為潁陰犬,如今一只穎陰犬就要數兩銀子,當真是有錢人的玩物。
利用雪橇車,兩個人帶隊不到三天時間就抵達了上蔡,趕到上蔡后,洛陽來的士兵們沒見過雪橇車他們圍攏的一群又一群,還有的招惹穎陰狗被咬的也不少。
刺史府,黃邵與宋潭直,陶烈與黃琬出府相應,二人見堂堂廣陵王與當朝太尉親自來迎接他們兩個小反民,他們心中甭提多感動了。
“主公,我們兄弟都以為您忘了我們,真沒想到主公還惦記著我們。”
宋潭說完,陶烈拍了拍他的肩膀,如今的陶烈已不是那個稚嫩的孩童,他已二十五歲,也續起的胡須。
“怎能忘記你們?只是時機未到罷了,如今時機已到,是時候重用你們了!”
陶烈說完,宋潭又拜道:“主公路過城父時定要進城一看,我已按主公之法種田,如今城父之田所產小麥是以前的兩倍之多,不光如此,我還在彭城引進了棉花,如今城父百姓過半人家能睡上棉花的被子了,過冬的時候凍死的人比以前少了十分之二三之多。”
宋潭說完,黃邵道:“我穎陰之地跟城父一樣,城父百姓生產滑雪板賣往彭城各地,我汝陰百姓生產雪橇車和穎陰狗,百姓多有錢糧,我也從彭城引進辣椒,如今穎陰的辣椒年產量數百斤,如今辣椒價格也高居不下,不光如此,我還按照主公書上所寫,將辣椒深加工,加工成了辣椒油和辣椒醬,如今汝陰的辣椒油辣椒醬已經享譽彭城大地。”
黃邵說完,陶烈不禁稱贊道:“有你二人在,真乃汝南百姓之福也!”
兩個人說的黃琬一愣一愣的,什么雪橇車,什么滑板和辣椒醬,這些他都沒聽過,見黃琬沒見過,黃邵便令黃琬去見雪橇車。
上蔡城外,黃邵讓人拉來了自己的雪橇車,他的雪橇車還專門安上了斗篷,上面能坐兩三個人,雪橇車下沒有輪子,只有兩根長長的滑板,雪橇車前有四只半人高的烈狗,那狗喘著粗氣十分嚇人,在雪橇車前還有一人拿著長鞭子等待著。
“這車沒有輪子怎么跑?”
黃琬感到驚奇,黃邵對黃琬道:“刺史大人您且安心坐下,只要我這雪橇夫一揮鞭子,雪橇車在雪地上比馬跑的要快多了!”
黃琬不信,他半信半疑的坐在雪橇車上后,那邊雪橇夫也坐在了他的旁邊,黃琬見一個馬夫跟自己坐一起他忙站起來道:“如此安能有禮法?”
他可是朝廷要員,怎么可能跟馬車夫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