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也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戶部尚書忍不住皺眉,想著能從哪里省一點,就聽到九皇叔說:“登基大典從簡,宮中宮女、太監愿意出去的都放出去,不愿意的就從皇莊干活,宮里不養閑人。”
“廢帝的妃子,家里愿意接走的,全部接走。無人接走的,愿意自立門戶,你們便準她們自立門戶,不愿意的也送去皇莊,婚嫁由自己。”
“后宮的皇子、公主,能獨自生活的,給他們一套兩進的小宅子,讓他們自己過。不能獨立生活的,就全部養在之前的東宮,養到他們成年,按先前的例,給他們一套兩進的宅子,讓他們自己過。”
“新皇年幼,不需要太多花費,新帝皇的用度削減至一成。還有,新皇的生母不必封太后,也不許住在宮中,送她去皇家寺廟,為新皇祈福。”
“削減這些用度,夠了嗎?”九皇叔一條一條說完,又問戶部尚書。
“夠,夠,夠,足夠了。”還有多呢。
戶部尚書高興的連連點頭,九皇叔雖然要求嚴格,但他不是甩手掌柜,也不是不識人間煙火的君主,九皇叔雖然要求高,但也會解決問題呀。
宮中用度削減,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不是一年,是未來好幾年都能多出一大筆銀子。
除了今年要給參加科考的學子支出一筆銀子,后面這銀子就是平白多出來的。
驟然多出一筆銀子,就跟天降橫財沒有什么兩樣,戶部尚書已經忍不住,心里已經在盤算,多出來的這筆銀子,要用來做什么了。
是給工部撥款,讓他們改進一下兵器呢。還是給兵部撥款,讓他們給將士們吃好一些?
又或者直接囤糧草、皮毛?
戶部尚書美滋滋地計劃著,這額外多出來一筆預算怎么花?
九皇叔可是要干大事的,這戶部每一筆銀子,他們都得花在刀刃上,不能有一絲浪費。
禮部尚書也著手計劃,在地方先考的這一場要怎么考?
這一場科考是練手,也是他們為之后,在京城的科考積累經驗,可得好好準備。
吏部尚書也在盤算,怎么把地方人才數量,納入戶部的考核。
要調動地方官員的積極性,讓他們互相競爭起來,只要底下的人競爭起來,朝廷的事才能辦好。
事實上,不管是寒門學子與世家子弟之間的競爭,還是王子戎與謝三鬧翻,這些九皇叔離京后發生的事,九皇叔并不知道。
當然,對于前者,他不意外。
那是他聽到蘇云七提出,要用科舉定向選拔一批縣令,就預料到的事。
甚至,寒門學子與世家子弟之間的競爭會越演越劇,也有他的推動在。
對于后者,九皇叔也不意外,只感慨王子戎的敏銳和膽小。
“本王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王子戎是以小人之心,度本王的君子之腹。”九皇叔與蘇云七,早在五天前,就從京城離開了。
他們沒有跟出使南越的大部隊一起走,一出京城,他們就脫離了使團,秘密前往南越。
沒辦法,九皇叔此行去南越,滅南越是其次,最重要的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