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這瓦罐還需清理一番。”綠眉望著瓦罐臟兮兮的,頭皮一陣發麻。
自家主子最愛潔凈,每日必沐浴,怎么能受得了這份臟污?
顧南夕長吸一口氣,安撫地看了一眼綠梅,這才伸出手去接過瓦罐。
“綠梅!”
綠梅不愧是顧南夕的的左膀右臂,聞言而知雅意,急忙從腰包里掏出一張百兩銀票,雙手遞給老和尚。
老和尚擺擺手:“不夠!”
綠梅氣急,這老和尚真當自家主子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不成?一個破陶罐,一百兩還嫌不夠!
但綠梅也知,不能在門口鬧起來,丟了侯府的臉面,于是再掏出一張銀票。
老和尚依舊是擺手,臉卻轉到一邊去,再也不看綠梅。
綠梅氣得胸膛一起一伏,就連陳夫人,李夫人和宋娘子面上也露出不忿之色。
原以為是個來打秋風的老和尚,沒想到,竟然是個貪心不足蛇吞象的無賴!
顧南夕掃一眼老和尚,見他雖然衣衫破舊,臉上也是左一塊臟污,右一塊臟污,但那雙眼睛卻炯炯有神,通透而睿智。
顧南夕心中一動,打開小陶罐,只見瓦罐內壁貼著一層層麻布,而在麻布的包裹下是一粒粒金燦燦的種子。
“這是……”顧南夕心中大駭!
這分明是玉米的種子!
玉米原產地在墨西哥,后傳遍整個美洲大陸,直到明朝才引進到華夏。
短短百年間,玉米就成為中華夏三大主食之一!
玉米種植不挑環境和土地,產量又高,一畝能收數十石,用處多種多樣,能做主食,能制糖,還能喂養牲畜。
在明朝時期,玉米就已經被玩出花來。只可惜明朝時運不濟,趕上了小冰期,天災不斷,最嚴重的陜西地區從時間上已經來不及種植玉米。
但是在這個世界,大周朝完全有時間和精力推廣玉米的種植!
前朝國力強盛,人均糧食占有量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趕上。
就連富裕的大周朝在人均糧食占有量這一塊,也遠遠趕不上前朝!
思及到此,顧南夕把小陶罐小心翼翼地蓋上,交給蘇玄明,仔細叮囑:“看好了,一粒子都不能少!”
顧南夕示意綠梅去把自己臥室里的錢夾子拿過來,然后一股腦塞到老和尚懷里。
“我也不知這盒子里究竟有多少錢,但估摸著三千兩是有的!您先拿去用,若是還不夠,就再來尋我。”
“主子!”
“阿娘!”
“干娘!”
“侯夫人!”
眾人被顧南夕的反應驚呆了。
且不說滿滿一盒子的銀票,就說那句承諾,不夠還有?!
這陶罐里哪怕裝的是金子,也不抵這個價呀!
顧南夕來不及向眾人解釋,目光直釘釘地看看著老和尚:“您可否告訴我,這些種子是從何而來?您那里還有沒有?我可以拿錢跟您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