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過正事之后,幾人開始閑談起來。
綠梅像是在說一件稀罕事一般說道:“這幾日,也不知怎的,鎮子上多了一群人。那小嘴叭叭的,說起故事來,趣味橫生!說的凈是些王侯將相家的后宅故事。”
許世昭和樸昌對視一眼,不約而同道:“定是那群八哥!”
顧南夕挑眉:“八哥?”
許世昭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看來你義父是挨個寫的信,我還當他只給我倆寫了。”
樸昌亦是好笑道:“信里說的這番情真意切,非我們不可,沒想到是廣撒網,海撈魚。”
顧南夕聽得一頭霧水,好在許世昭很快就替她解了惑。
許世昭:“那群人是小說家的后人,平日里混在市井之中,專講一些八卦之事,倒也沒有什么別的大用處,聽個樂子罷了。”
許世昭話語里對小說家并沒有多推崇。
畢竟,從春秋戰國時期起,小說家的地位就不算高,也沒形成什么得到廣泛認可的政治主張。
但是,這些人在顧南夕眼中可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這些不都是古代的水軍圣體嗎?!
有對八卦的熱忱之心,深耕后宅的關系網絡,能把死人說活的巧嘴,不去做水軍,可真是太可惜了!
顧南夕態度謙和:“都是義父信任的人,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許伯父,依您看,我是否要去親迎?”
許世昭對顧南夕的反應很滿意,畢竟他們都屬于崔三論推薦過來的,在外人眼里,他們都是一派的。
顧南夕對小說家們態度尊重,那就是對自己等人的看重。
許世昭笑瞇瞇地撫摸胡須:“不必。他們就是這樣,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在市井里亂轉悠,一是行事習慣,二是為了打探好當地的情況。”
畢竟,聊八卦也要對當地的人際關系很熟悉才行。
不然,說得太離譜,沒人會感興趣。
顧南夕聽懂了,許世昭的意思是讓自己忙自己的,等小說家們玩夠了,自然會上門來找自己。
義父介紹的人,個個都有隱藏屬性,這不免讓顧南夕對接下來的人更加充滿期待。
天色漸晚,顧南夕送許世昭和樸昌出門,迎面同一個戴著斗笠的胡子拉碴的男子對上。
“王子庭?!”
“許老,樸昌?!”
三人齊齊出聲,表情錯愕,顯然是相熟的。
許世昭笑著對顧南夕道:“看來,我們又走不成了。”
恰在這時,又有一白發蒼蒼的老者氣定神閑地走過來,見到門口熟悉的面孔,驚詫道:“你們怎么會在這里?”
眾人尋聲望去,見又是一個熟人,不免失笑。
“扁鵲安,沒想到你也出山了。”許世昭嘖嘖搖頭。
被喚作扁鵲安的老者吹胡子瞪眼睛,沒好氣道:“這崔三論可真是個大忽悠!還以為只叫來我一人,竟是全叫來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