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越來越緊張,無論是北面草原還是整個云州,都在進行頻繁的兵力調動。
“根據探子來報,韃子大概率會選擇在這一塊進行大決戰!”顧海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大圈。
“這里是大片的草原,足以擺開數十萬大軍。同時,這里還有一條河流穿過,可以為大軍提供水源。”
韃子也許是被赤勒川的事搞怕了,他們并沒有選擇離死囚山很近的沃野鎮,而是把兵力往東挪了一些,主要兵力對準撫冥鎮。
御夷鎮那頭也傳來消息,對面屬于右賢王的勢力在向西移動。
看來,韃子并不想拉長戰線。
這不是個好消息。
韃子現在的兵力遠超云州守軍,如果如果他們拉長戰線,顧南夕就能據城以守,打一場攻防戰。
云州七鎮高大的城墻能一定程度上彌補兵力的不足。
顯然,對方并不想讓顧南夕有這樣的優勢!所以他們集中力量,化線為點!
顧海:“按照他們的行軍習慣,應該會兵分三路。”
韃子們是團結,但團結的有限。
在可汗,左右賢王三足鼎立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只有一條主力!
更何況,幾十萬的兵力投入,也逼著他們必須分兵!
否則,幾十萬人擠在一條線上,隨意一個踩踏事故都能引起慌亂,甚至嘩變。
同樣的,面對對方來勢洶洶的三個鐵拳,顧南夕也不可能縮在城里不出去。
因為,對方就算是用人命填,用尸體填,都足以讓他們爬上城墻!
一旦被攻破一個點,潰敗就會順著這個點,像蜘蛛網一樣蔓延到整個面。
所以顧南夕不得不出撫冥鎮,并且要把這個戰線盡量往前推,這樣才能給自己和身后的云州爭取足夠的騰挪空間。
可以說,這是一場被形勢所迫,堂堂正正的大決戰。
雙方比拼的就是誰的拳頭更硬!
那些計謀戰略則是在雙方抵達這個絞肉場后,才能發揮出作用。
會議室里的人心情都十分沉重。
云州的兵力太少了,對方號稱有五十萬大軍,除去水分,除去后勤,真正投入戰場的哪怕只有三十萬,也是云州兵力的兩倍!
云州不可能把所有的兵都派出去,還得留下一部分保衛云州七鎮,防止對方偷襲。
這樣一算,可用的兵力就更少了!
就在眾人愁眉苦臉之際,來自京都的旨意在夜色之中抵達云州。
“圣上下旨,濟國公為撫軍將軍,不日就會帶著五萬援軍,幫助云國公守衛云州!”
“同時,陛下還下令給各個州,征調糧食,匯聚京都后,統一發往云州。”
“圣上說了,此乃大周生死存亡之際,云國公乃大周上下唯一的希望,望云國公不計前嫌,以天下蒼生為重!整個大周都將是您的后盾!”
說完,使者還遞給顧南夕一張布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