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南夕一直以為由于生產力低下,整個大周應該都是缺糧的。
直到把朔州當地豪強犁了一遍后,望著那些金山銀山,糧食山,顧南夕才清楚地意識到,大周的生產力是低,但完全沒有低到會餓死那么多人的程度!
朔州十大豪強家里的糧食加起來,足夠全朔州的百姓食用一年。
與其說是地里長不出那么多糧食,導致百姓人饑挨餓,不如說是分配不均!
大部分的資源都集中在豪強世家手里。
不到二成的人口,占據全大周八成的財富。
剩下的兩成財富,分到八成人口上,每個人分到的自然就會少。
顧南夕只拿出戰獲中小小的一部分,就迅速安穩住有些動亂的朔州基本盤。
何云燕和牛錦一的到來,極大地幫顧南夕分擔了不少行政工作。
“何大人,您總算來了。”顧南夕熱情的迎上去。
何云燕自然知道顧南夕叫自己過來的用意,十分自覺地攬起政務。
他一邊處理文書,一邊把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錦一,你們要清楚一點,朔州和云州是不一樣的,管理方式也不一樣。”
“云州百姓很有干勁,會為了生活自主的干很多事情。”
“我這么說,可能會讓你們聽起來刺耳,但事實確實是如此。朔州百姓就是那牛羊,你用鞭子抽一下,他們才會動一下。施威遠比施恩要有效。”
牛錦一不適地皺起眉頭:“請何大人解惑。”
何云燕欣慰地撫了撫胡須,心里暗暗嘆,不愧是大將軍看中的人,不愧是百川書院的!
在面對和自己的理念經驗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下,牛錦一依舊愿意傾聽不同的聲音,這是一種很難得的品質。
假如何云燕對京都的大人們說云州百姓不一樣,恐怕迎接他的是無如止盡的恥笑。
何云燕:“嚴家等豪強盤踞朔州,長達百年。幾乎一半的朔州人口都是依附于他們生存。這些年來,在朔州實行的就是高壓治理,朔州百姓們早就習慣了這一套。”
何云燕指了指桌上的報表:“光這十家的隱戶就高達五千戶,若再加上護衛等等,就是上萬人。”
何云燕不動聲色地瞥一眼顧南夕,繼續說道:“這上萬人習慣了鞭子,若猛地給他們自由,反倒會擾亂朔州。”
牛錦一也把視線投向顧南夕。
若是大將軍,打算繼續南下,朔州就該以安穩為主,繼續對在這上萬百姓實行原本的高壓政策。
如果大將軍想穩扎穩打,那又是另一種應對方式了。
顧南夕閉上眼睛,手指關節在桌上有節奏地輕敲著。
……
京都陽光明媚,皇宮大殿卻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朔州刺史何云燕被罷黜后,被顧南夕邀請去當朔州司馬。
這事兒雖然打臉,但打的只是皇帝一個人的臉。
皇帝在顧南夕手里吃虧,也不是一次兩次,文武百官還是很有閑心看熱鬧的。
但是,方才朔州的傳令兵說啥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