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中郡和廣德府中間有一小塊平原,顧南夕可以把騎兵囤在這片平原,發揮騎兵的優勢。
同樣的,如果朝廷水師能拿下河中郡,就能把顧南夕堵在霧渡縣。
顧南夕若想在南下,就必須在密密麻麻的水網中打敗朝廷水師,難度直接翻倍。
正所謂兵貴神速,顧南夕決定不再等洪水退去,而是派出一艘艘小船,前去聯絡各縣。
河中郡原本是中等州郡,但自從前幾年的旱災和民亂發生后,就淪為了下等,轄區內一共有六個縣。
上等縣為河中府,人口在兩千戶以上。
中等縣只有兩個,太和縣,遂寧縣,人口在千戶以上。
下等縣兩個,興野縣,信安縣,人口不足千戶。
下下等縣一個,就是平陽縣,人口不足五百戶。
平陽縣的人口和執政機構基本上都投靠了顧南夕,只等到洪水一退,顧南夕就能派兵占領平陽縣。
至于河中府,那肯定是要等到最后才能吞下的。
興野縣,信安縣都挨著平陽縣,他們運氣比較好,地勢很高。
河中府泄洪的時候,洪水沒有流經這兩個縣。
只是望著平陽縣成為一片汪洋,兩個縣的老百姓心里都十分不是滋味,或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
興野縣的集市上,賣野菜吃食的小商販少了很多,大多數都是賣一些手工制品。
行人來勢匆匆,很少在這些攤位上駐足,反倒是集市盡頭的一家糧店排起長長的隊伍,幾乎要排到集市末尾去。
“精米現在什么個價?”隊伍中一個駝背的老婦人,提著一個布袋子,顫顫巍巍地問。
隊伍里一個尖嘴猴腮的男子上下打量一圈老婦人,尖銳道:“你的衣服補丁貼補丁,怎么還敢買精米?精米現在都一百七十文了。”
同樣在排隊的殺豬漢,似乎是認識這個老婦人,勸道:“老嬸子,大人活著才是最要緊的。一百七十錢錢都能買三斗糙米了,你那個孫兒,出生時跟個瘦貓崽子似的,你兒媳婦又沒有奶水,光靠米湯,怎么能養得活?”
老夫人沉默不語。
殺豬漢嘆了口氣,這年頭,誰的日子都不好過,自己也就只能口頭上勸一勸她。
尖嘴猴腮的男人撇撇嘴,小聲抱怨:“還是人家平陽縣的百姓命好,在決堤之前,就被云國公派船接到霧渡縣。”
一直靜靜聽著的其他人,忍不住加入討論:“在家千日好,在外日日難。人離鄉就賤,他們去了霧渡縣,也沒什么好日子過。”
“這你可就說錯了,聽說在霧渡縣,精米的價格只需要七十五錢,他們做一天的工就能買上一斗米。出城進城也不收進城費,沒有水費。如果愿意跟縣衙簽租約,還能獲得低息建房貸款。”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為了鼓勵生育,女子但凡生子,就能獲得營養補貼。他們還有棄嬰堂,若是養不活孩子,可以交給棄嬰堂。”
“哪有這么好的事,你怕不是胡說的?!”
“我才沒有!云國公都派人來咱們縣里,跟咱們縣令見過面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