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朱大人連著來了四五封奏疏,揭示要求朝廷賑災濟糧。”
官家聽這個話鋒就知道李閣老想做什么,不耐煩地拍桌:“你們就賑災濟糧就行了,都有固定的規程,這點小事也要來問我,要你們何用?”
李閣老被噴一頓,有剎那間的懵逼,很快就反應過來,官家肯定是忘記王閱的奏疏內容了!
李閣老小聲提醒:“想運漕糧去南郡,走水路是最合適的。”
水運要比陸運更快,損耗更低,是運送漕糧的首選。
年輕皇帝心煩意燥,扯扯衣領子,想要問李閣老是不是老糊涂了,自己當然知道要走水運!
年輕皇帝剛準備開口,臉色神情一變,差點忘記了,前幾日王閱還給自己上書,說是荊湖一帶,有不少平民落草為寇,水匪有日趨壯大的跡象。
而走水運去往南郡,是繞不開荊湖一帶的。
萬一救災的漕糧被荊湖一帶的水匪劫走了,丟面子還是小事,引起荊湖不穩定才是大事!
年輕皇帝之所以敢和顧南夕硬碰硬,就是仗著自己有京都以及長江以南的大片富饒的土地做后盾。
若是南面也亂起來,皇位還真的有可能會坐不穩。
但若是就這樣放棄,官家的面子往哪擱?!
李閣老看出年輕皇帝的退縮,心里暗暗嘆了口氣,抻著一把老骨頭,哆哆嗦嗦地跪下來。
“懇請陛下看在天下黎民的份上,撤軍回荊湖,全力救災!”
李閣老跪下后,不停的朝佟太師使眼色,流露出祈求之色。
佟太師不情不愿地跟著跪下,給年輕皇帝遞臺階:“若陛下心中仍有顧忌,可留兵五千于廣德府,由廣德府通判代管。”
之所以沒讓副將留下,純粹是因為大周能征善戰的將領不多。
水師也就王閱,王守節兩個能拿得出手的。
這四萬多水師歸回荊北路后,自然不可能由王閱管轄。
否則王閱手里有那么多水兵,又占據荊湖南路北路,年輕皇帝估計更睡不著覺了,說不定還會想對王閱下手。
佟太師實在不想再添波瀾,故而要留著副將回荊湖北路。
年輕官家站起身,冷哼一聲:“既然有李閣老和佟太師替云國公求情,又念在云國公著實對大周立下汗馬功勞的份上,只要云國公真心悔改,朕可既往不咎。”
“圣上英明!”
哄好年輕皇帝后,眾人一起出皇宮。
此刻已是深夜,夜色靜美,月色清冷,清風微涼。
街道上并沒有多少行人,看起來頗為冷清。
時不時有幾輛馬車,帶著酒香,匆忙歸府,瞧那方向,應該是剛從大食風情街歸來。
在即將分開之際,李閣老終于忍不住道:“含章,你和顧南夕關系熟,要不你派人去勸勸她?”
官家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顧南夕先低頭認錯。
說句實在話,李閣老還真沒這份自信,能勸說顧南夕。
佟太師果斷拒絕:“我不去,誰愛去誰去。官家本就懷疑我和顧南夕有勾結,我再攬下這份差事,那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