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府內,燈火通明。
顧南夕讓李明德去把能叫過來的百川書院學子,以及得用的官吏全部都叫過來。
不到半個時辰,原本寬敞的大堂瞬間滿滿當當。
大堂布置的跟學院似的,顧南夕和陸紅娘坐在最上方,隔著一張桌子,兩人對坐。
底下則是整整齊齊坐著諸位官員,他們的身前都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擺著紙張筆墨。
這是一場考校,也是一場教學。
顧南夕伸手,做了個請的動作:“陸娘子,請暢所欲言。”
陸紅娘原以為只是一場普通的奏對,卻沒想到陣仗如此之大。
從中也能看出云國公對此事,對自己的看重。
剎那間,陸紅娘心潮澎湃,一股豪情在心中油然而生。
埋頭鉆研數十載,只為今日這一刻!
陸紅娘深吸一口氣,在腦海中把想說的話大概梳理一遍后,這才緩緩開口。
“歷朝歷代,田地是重中之重。我爹曾說過,但凡土地兼并嚴重到一個程度,就會政權動蕩。所以管理好田地,是一項重要工作。要想管理好,就得先測量好。”
顧南夕點頭,以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來看,大周依然是農耕社會,田地就是根基。
這也是為什么顧南夕會如此看重此次田地測量。
如果連自己地盤有多少農田都不清楚,談何管理?
陸紅娘看到顧南夕眼神中對自己的肯定,心里的一塊石頭便落了下去,繼續道。
“商周時期用圭表測日影定方位,以準繩畫直線,方里而井,八家共井。”
顧南夕點頭。
方井九百畝,中央一百畝為公田,周邊八百畝,周邊八戶各耕一百畝,這就是井田制。
陸紅娘:“秦漢時期,建立田嗇夫專職丈量,發明二牛抬杠定線法。縱向為阡,橫向為陌,劃分田界。”
“等到我們大周,則主要用方田法,每方五里乘五里,把地形分為平地坡地則第三等,按照坡度折畝。”
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陸紅娘的自信無與倫比。
她的眼神越發犀利:“但即便是如此,測繪一事仍有極大的動手腳空間。例如,可以用【塘路溝渠】的名義,虛報非耕地。”
底下有一名年輕官員神色突然變得凝重。
他是從朔州調任過來的。
他曾經負責過朔州霧渡縣的田地測量和登記。
當時,確實有很多田地里面會有大大小小的塘渠。
雖然朔州的農田全部歸官衙所有,但官衙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每家每戶的秋收。
更何況,在收稅的時候,也是按照登記的田畝數,再取畝產均值收稅。
云國公仁愛百姓,是向下取均值的,此舉本身就讓利一部分給百姓。
但若是加上這部分損失的田地,聚沙成塔,對朔州的稅收影響可就大了!
其他人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更加聚精會神地聽起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