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各個地方。
南郡的朱大人一看到《云州周報》,心里就暗道不妙。
果然,沒過兩日,就得知手底下有不少胥吏想要請假去河中府參加考試。
“顧南夕是真的損!考試時間居然定在十二月,地點是河中府。”
留出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就算是坐馬車,也能從南郡趕到河中府。
更何況河中府水路通達,坐船又便宜,冬季本來就是萬物休養生息的時候,大家伙有的是時間!
幕僚拿著《云州周報》翻來覆去,足足看了七八遍,這才放下報紙,長嘆一聲。
“不愧是云國公!技術官員垂直管理,使其專業化分工,量化考核,獨立監督!這種管理模式,是怎么想出來的呢?這是人能想出來的嗎?”
大周官場三冗的毛病,幾乎每個有識之士都能看明白。
云國公新提出來的經界法以及經界所,則讓人眼前一亮。
幕僚還從沒見過這樣簡潔專業的的設置!
雖然這樣的官員設置不可能用于整個大周甚至其他部門,但從中也能看出,云國公對未來官場的規劃傾向。
那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減少官員臃腫。
朱大人則看的更深遠:“她還為以后留了余地。現在她手里只有三個郡,等到她手里有十個郡,甚至更多,提舉所將會升為全國提舉所,再在中間設一層路經界使,就能實現大范圍面積的垂直管理。”
除了經界所,經界法更讓朱大人感到心驚。
土地制度向來都是朝廷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經界法則是明確地把改革利劍指向土地制度。
“顧南夕的目的是想通過系統清丈土地,明確產權,整頓稅負,解決因戰亂導致的土地兼并,稅收混亂等問題。野心昭然若施啊!”
顧南夕手底下一共才三個郡,云州,朔州和河中郡。
這三個郡里,土地兼并最嚴重的是河中郡,但顧南夕直接收歸國有,沒必要在此時進行這么大的改變。
那么,經界法針對的是誰?
自然是土地兼并極為嚴重的京都以及江南。
顧南夕這是把京都江南,甚至是整個大周都看成她的囊中之物了。
朱大人站起身,走到門口,望向北方,眼神里是止不住的擔憂。
顧南夕和官家終有一戰,只是不知這場戰爭要打多久,要持續多久,又有多少百姓會因此流離失所?
遙遠的京都,街道熙熙攘攘攘,運河依舊繁忙。
老百姓照常過著自己的日子,準備為過冬儲存干菜,殊不知,京都的士子和官場因一份《云州周報》產生了一次大地震。
“真是胡鬧!我們苦讀數十載,歷經縣試,鄉試,殿試,才能披上這層官衣,戴上這個官帽!而云國公,卻像招伙計似的,招聘官員!把我們當成什么了?!”
真是破大防!
雖然這招的都是明算科的官員,但這是一條垂直上升的通道,有明確的晉升路線和崗位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