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梅臉蛋紅撲撲的,眨巴眼睛道:“這還要從八仙樓說起。八仙樓里來了一群外地的士子,不知出于何種原因,言辭十分放肆。出格的言論被夏掌柜聽了去,雙方便起了爭執。夏掌柜那日,大敗而歸,次日,便呼朋喚友,想去找回場子。”
“找回沒?”
“算找回,也沒算找回。起初,夏掌柜還是沒說過那群士子。后來夏小郎君來了,舌戰群雄。就在他即將力壓眾人之際,冒出來一個書生,想要調解此事。”
顧南夕癟嘴:“這不是拉偏架嗎?早不出來晚不出來,夏小郎君占盡上風了,他卻出來了。”
綠梅:“可不就是!文鈺姑娘一看,這不是欺負咱們云州的娃娃嗎?于是文鈺姑娘提出,在《云州周報》比一場。”
“嗯,文鈺做的好。他們寫文章,肯定是三思后才下筆。這次他們若輸了,再也找不出借口來。”
綠梅咧嘴樂:“文鈺姑娘也沒想到,這事會如此風靡云州!印刷廠都在三班倒,加印《云州周報》!商人們在印刷廠外,排著隊要買。”
顧南夕越發感興趣,用手支著下巴:“綠梅,快說說!”
綠梅沒賣關子:“最開始,是一個叫南永亮的在吹,古代文景之治有多好,君王應當學習漢文帝無為而治。”
顧南夕挑眉,這南永亮有點問題啊。
綠梅:“該說不說,南永亮還是有點才華的,一口大白話,把文景之治描繪得天上有,地下無。同一期的《云州周報》,夏小郎君吃了點沒經驗的虧,在那兒列舉云州的發展。”
一個寫的跟話本子似的,時代又久遠,百姓們分不清真假,便真當歷史上曾經有過那么一個時代。
君主圣明,吏治清明,百姓們安居樂業,人人有其田,人人有居所,沒有兵荒戰亂,沒有天災,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
夏樂知則誠實得多,在書院夫子們的幫助下,在那列數據。例如人口增長了多少,新開了多少荒地,云州新政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等等。
這些數據很真實,也很客觀,改革的一些舉措并不會在短時間內見到成果,表現在數據上,就不那么好看。
本來就比較枯燥且專業的內容,又沒有一年翻幾十倍那種亮瞎人眼的政績,百姓們自然不大樂意看。
綠梅眼睛亮晶晶的:“百川書院的夫子們一看,南永亮不講道德啊!說好的辯論,百川書院在講事實擺道理,南永亮這廝卻在畫大餅!夫子們干脆挽起袖子,親自下場!”
百川書院的夫子們,基本上人人身上都扛著一個職務,平日里不是忙著處理公務,就是在學校教學生,一個個忙的腳打后腦勺,基本上不參與這種沒有意義的爭論。
能把百川書院的夫子們逼下場,也是一種能耐。
“嘿嘿,這不,《云州周報》加刊了!”
文鈺的態度就擺在那,吵!盡管吵!不要擔心沒版面,特殊時期,周報可變日報,實在不行,日報可變半日報!
平日里,老百姓們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吵架。
可這種吵架,哪有看高高在上的文化人吵架那么有趣?
一些上了歲數,只能干點家務活的老頭老太太們,便端著一碗熱水,聚堆聽孫子孫女念報紙。
聽了三五遍,也不嫌膩歪。
就連草原各部都知道了這事,探著脖子湊熱鬧呢!
總之,熱度就這么炒起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