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諸葛亮的后人唉。
諸葛亮多牛逼,幫劉備謀得蜀中,還憑一封《出師表》,讓阿斗在三國中,守了那么多年!
若諸葛瑜有諸葛亮一半的本事,顧南夕吸溜口水。
韋孝之眼里精光一閃:“相當能干!”
他的眼尾余光瞥到顧南夕桌上的文書,自信道:“恩師不僅能干,而且效率高,極其自律。這些文書,他只需半日即可處理完。”
!!!
顧南夕眼睛亮得跟燈泡似的,這就是自己期盼的人才呀。
顧南夕搓搓手,嘴角幾乎要咧到腦后跟:“孝之啊,你看我這人,當主公是不是挺好的?你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還聽勸。你一個人在云州多寂寞啊,不如邀請你的恩師和師兄弟們,來我們云州玩一玩?”
韋孝之似笑非笑地看一眼顧南夕:“大人,您怕不是忘了,《云州周報》上曾經刊登過《三國演義》?”
顧南夕一愣,眼神茫然。
是刊登過,有什么問題嗎?《三國演義》不是挺好的?里面對諸葛亮多夸贊啊!
應該沒有冒犯到諸葛瑜吧?
韋孝之:“恩師認為,您在演義中過于神話孔明先生。”
顧南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韋孝之毫不猶豫的把氣恩師給賣了:“實際上,恩師是覺得,您是在暗中諷刺他。諸葛瑜,諸葛亮加周瑜。您是在諷刺他有先祖的智慧,卻有著周瑜一般的心胸。”
周瑜不是被氣死了嗎?
諸葛瑜認為,顧南夕是在借此諷刺他氣量狹小。
顧南夕的表情都不知道如何擺了,這個鍋怎么能自己背,分明都是羅貫中的錯!
顧南夕的神情太難言,把韋孝之都逗笑了。
“大人,不慌。恩師雖然對您有點看法,但他對著書立作的熱愛,猶如熊熊烈火。”
韋孝之提議,由云國公牽頭,建一座可供天下寒士免費讀書的萬書樓,樓里的書全部采用活字印刷術的線裝版本。
歡迎各個有名之士以及藏書大家,提供典藏書,讓百花印刷廠復印之后,既可保證藏書不會戰亂,水火而損壞失傳,又可以讓天下愛學之士,沐浴知識的光輝,一舉熟得。
同時,《云州周報》也會隨時刊登贈書者的名字和所贈書籍。
顧南夕的嘴巴越漲越大。
知識是要付費的,也是昂貴的。
自古以來,平民難出貴子的原因,就在于書籍貴且不怎么流通。
云州的活字印刷術,雖然把書籍價格打下來一些,但那都是大路貨。
不少世家門閥的家族藏書館里,有不少珍稀書籍,有的書連皇宮都沒有。
韋孝之的目標不僅僅是各家的人才,更是直指各家的藏書。
一旦萬書樓建成,都不需要顧南夕吆喝,天下學子將趨之若鶩,把云州視作朝圣之地。
韋孝之挨個點名:“臥龍書院,相州文家,蜀中鄭家……”
搜刮吧,云國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