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一過,一件重要的大事就要提上日程。
因為這件事太大,王不喜,顏同初等人快馬加鞭,趕來京都。
“王不喜,跟你說件事兒。”顏同初神神秘秘地拉住王不喜。
“干嘛?還不趕緊收拾收拾,準備拜見云國公?”
“哎呀,你先聽我說。”顏同初放低聲音道,“大人找我們,肯定是為了商討那些事。關于定都哪里,你有何想法?”
王不喜瞥他一眼,不動聲色道:“京都作為都城,有幾百年了。”
顏同初急得翻白眼:“你什么個意思?胳膊肘怎么往外拐?!如果定都京都,云州怎么辦?你怎么對得起云州的老百姓?”
“你難道忘記了,你出發之前,云州老百姓十里相送,殷切期盼?”
云國公來京都這么久,雖然情有可原,但云州上下心里頭直打鼓。
云國公就是云州的天,云州的地,云州的主心骨。
她不在云州,每個人心里都空落落的。
王不喜扯開他的手,仔細撫平衣服上的褶皺:“說話就說話,別動手動腳。”
“快跟我表個態!咱們可都是云州的代表,可不能鬧內訌啊。”顏同初的眉毛耷拉成八字。
“唉,這么長時間都是京都這邊的官員們,陪伴在云國公身邊。他們的嘴就像抹了蜜糖一般,萬一把云國公哄得要定都京都,這可怎么辦?”
王不喜狠狠地瞪他一眼:“在你心里,云國公就是容易被甜言蜜語說服的昏君嗎?無論云國公定都哪里,那都是考慮到各個方面,絕對不是出自一己之私!你身為云州官員,私利太重。”
顏同初被劈頭蓋臉一頓罵,又找不到合適的說辭,只能懨懨地跟在他身后。
王不喜邁出門,說的一句話,又讓顏同初開心起來:“以我之見,定都云州才是符合各方面利益的。”
一行人來到永昌侯府。
人很多,除了王不喜,崔三論等熟悉的人,京都的不少官員也在列。
眾人屏氣凝神,等著云國公開始今天的議題。
顧南夕見人到的差不多了,直接開口道:“咱們今天要討論的是三件事,一為定國號,二為定國都,三為繼位詔。咱們先來說說,國號怎么定?”
顧南夕先看向崔三論。
崔三論斟酌許久,這才把想好的國號說出口:“大明。大明之大,天下無雙,大明之明,萬古不滅。而且從五行上來看,大周為金,明為火,火克金。”
崔三論的用意,大家一下子就清楚了。
火克金意思就是北面的大明克,南面的大周,遲早有一天,要把南面給攻占下來。
寓意是極好的。
也有人提出,國號可以定為大清:“清字,還天下清平,也可理解為清正,廉潔,道德典范。”
這主要是為了給云國公登基稱帝造勢,告訴天下人,云國公是有德者,是最有資格坐穩天下的君主。
但這個清,遭到很多人的反對。
王不喜:“云國公之德,何必要用一個清字來代表?她的功績德行,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越缺什么,才會越強調什么。云國公不需要用清字,來為自己的道德加碼。”
顏同初舉雙手雙腳贊成:“不如定國號為云?很多王朝都是參考起源地來命名國號。例如秦朝贏非子封于秦地,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定國號為秦朝。”
所有人都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