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南夕任命郭效岳為大元帥的時候,遠在鴨綠江畔的郭凱已經和江對岸的高麗士兵們打起來了。
顧云亭的戰艦停在仁川港,劍指開京。
郭凱在得到消息后,只猶豫了半天就決定跨過鴨綠江,攻打高麗的江東六鎮之一義州,牽扯住高麗在鴨綠江附近的兵力,減輕顧云亭的壓力。
在趕赴義州之前,顧云亭派來了一艘小船,給郭凱送來半船火油和燃燒彈。
郭凱試用了一兩個后,頗為欣喜,臨時更改攻打義州的計劃。
他先是派一隊敢死隊,潛入義州城內,在官衙,糧倉等重要地方投擲燃燒彈,制造混亂。
燃燒彈的效果很好,義州城內非常亂。
這座只有四座城門的城市,還不知道,郭凱正率著大軍潛伏在附近,反而在大肆地搜捕賊人。
讓高麗王朝更郁悶的是,等那股邪火滅掉之后,他們才發現葬身火海的足足有十八名將官。
義州城城主當即下令,封鎖義州城,大門緊閉。
這場火來的太邪門,用水很難滅掉,只能等它自己慢慢地燒干凈,聽上去,跟仁川的情況一模一樣,難道大云人已經來到義州了嗎?
有門客告訴他,大云戰艦還停留在仁川港口,有可能只派了一些探子過來搗亂。
臥榻之處,潛藏一頭猛虎。義州城城主哪里能睡著?
義州城分為內層和外層內層。
住在內城的基本上都是高麗人,除此之外就是有身份的富商。
義州城城主,懷疑是住在外城的人群縱的火,但一無所獲。
難道是內鬼?
有人想借著大云的手,或者假借大云的名義,想想要爭奪邊關統御的權利?
他把視線放在內部人身上后,潛伏在義州的敢死隊員們大大地松了口氣。
他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去聯絡義州外城的中原人,等到合適時機,攻入內城。
領頭的是二狗:“外城一共有53家中原人的鋪子,其中三家是咱們大云的,20家是大周的,30家是前朝的。”
“咱們大云人沒得說,肯定會配合我們拿下內城。就是大周和前朝的有點麻煩。”
另一個瘦黑瘦黑的漢子說道:“想要說服前朝的人很簡單,他們大多是高句麗之戰后留在此處的士兵后代,我們只需要承認他們的中原身份,大部分都會同意的。”
前朝一滅,這些留在高句麗土地上的士兵就失去了身份,只能留在當地,不能歸鄉。
但漢人們總是對家鄉擁有無比深刻的感情,哪怕過了好幾代,叮囑子孫的依舊是那句落葉要歸根。
“對,大周商人呢?”
“郭將軍已經說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若是有唯命不聽的,就地斬殺。”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最后的號令。
這一場攻城戰來得十分突兀,當義州城城主,得知有大云軍隊來襲的時候,他第一個反應是去看江面。
江面上上一如既往的平靜,并沒有見到大云戰艦。那么這些大云士兵是從哪兒來的?
想了想,他覺得從哪來的并不重要。
“呵呵,這些不知死活的大云士兵,難道以為憑借這一點點兵力就能攻破我們義州城,大肆奸淫擄掠嗎!只要有我在,他們休想靠近我們義州城一步!”
當即,他就點集數千名步兵和騎兵準備出城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