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恒生緩緩起身,對著顧憂墨鞠躬行禮,聲音發顫。
隱約間,顧恒生的眼前浮現出了兒時的一幕幕。
自己犯了錯誤,便會跑到后院去找叔父,讓叔父去擺平。按照叔父的話來說,只要他不死,即便顧恒生將天給捅破了,也有叔父頂著。
這一天,顧恒生帶著三口棺材,面無表情的離開了浮生墓。
大師兄東方陌等人望著顧恒生的背影,沉默不語。他們都很清楚,不管說什么安慰的話都沒有用,顧恒生內心的痛楚不會有人能懂。
顧恒生乘風破浪,一路朝著百國之地而去。
來到了顧家的祖地,顧恒生將老爺子、叔父、嬸娘全都安葬了。
“老爺子,這里地處偏僻,幽靜安詳,你們肯定不會被打擾。”
顧恒生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喉嚨不停的吞咽著,眼眶泛紅了一圈。
顧恒生跪在墓前,守墓百年,不曾動過。同樣的,浮生墓的六先生祝真天身體稍微好了一點兒,便跪一直在雪帝的墓前。
師伯坐化的時候,弟子不能送師伯最后一程。如今,弟子一定為師伯守墓千載,只要弟子還能夠活到那一天。
浮生墓的人,他們都會將感情藏在心底,一個人默默的承受著,不會瞎鬧騰。
這么多年過去了,誰也不知道如今證道稱帝的帝子顧修杰去了何處。顧修杰像是銷聲匿跡了一樣,沒有任何關于他的消息傳出。
這一日,一個老和尚行走于世,濟世救人。
這個老和尚便是昔年的佛子,無數年以來,他都穿著最初的那一件樸素的袈裟,不曾更換過。
正如佛祖所言,天下不平,絕不證道。
其實,佛祖完全可以打開證道之路,一步成帝。但是,佛祖心有宏愿,堅守著本心。
有人或許會說,證道成帝以后,不是可以更好的普度眾生嗎?
但是,佛祖曾立下誓言,愿用一生之功德,換她一世平安。若證道,佛祖一生的功德將會加持于己身,成為證道的契機和根基。
如此一來,她要是在此期間碰到什么麻煩事了,遭遇危險了,那該如何是好。因而,大世一日不安定,佛祖一日不證道。
“你渡了天下人,可又有誰能夠渡你呢?”
恍惚間,顧恒生的一句傳音落到了佛子的耳中。
顧恒生依舊在百國之地守墓,橫跨了無盡的星海,只為讓佛祖徹底放下。如今的佛祖已經盡顯老態的模樣了,因為佛祖多年傳道濟世,耗費了難以想象的心力,導致他壽命不長。
“佛渡蒼生,誰能渡佛?”
佛祖頓步一停,低眉自語。
站在這個地方,佛祖思考了數日,張開了干裂的嘴唇說道:“貧僧只想當一個擺渡人,不求過河,只求一人安康。”
“唉!”
顧恒生的一聲長嘆,似乎是影響了整個天下的法則。大世十四州,小雨淅淅瀝瀝,下了整整數日,各處都彌漫著悲涼的味道。
當年的古燃佛祖,亦是如此。
佛祖繼續傳道救人,因為這個世界還有一些角落彌漫著硝煙,有著廝殺。顧恒生不想看到自己的故人一個接著一個的離去,那種滋味,如同心臟被一刀一刀的割裂著,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