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字伯吳郡壽春人,從公元175年出生至公元200年,被許貢三門客刺傷病重而亡,終年僅26歲。】
【作為孫堅的長子,孫十萬的長兄,孫策在孫堅死后繼承了父親未完成的事業,以1000士兵起家,浴血奮戰,最終為孫吳政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他也是梟雄曹操唯一忌憚的諸侯勢力,如果不是孫策英年早逝,官渡之戰乃至整個三國的歷史都將被改寫,要想徹底看懂孫策的一生故事,我們還得從頭說起。】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孫堅被朱儁推薦位司馬,領兵前往攻打黃巾軍,孫策則與家人已知留在壽春居住。】
【孫策年少時,就醫喜歡結交名士而聞名,同時與遠道而來的周瑜一見如故,在周瑜的協助下,孫策得以結交了更多的社會上流人物,江淮一帶的名士也有很多人前來投奔他。】
【公元191年,孫堅在征討荊州牧劉表時身亡,17歲的孫策只好帶著弟弟孫權投奔到了袁術的手下。】
【守孝結束后,孫策來到壽春向袁術討要其父孫堅的舊部,準備建功立業,為父報仇,可袁術哪里肯輕易的放棄已經到手的肥肉,但又不想失去這一名猛將,于是就將孫策打發給了他的舅父,丹陽太守吳景。】
【一年后,孫策已經有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便再次找到袁術,先要討要孫堅舊部,袁術只好將舊部數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還給了孫策,并讓他去攻打陸康,并承諾,如果可以獲勝,就任命他為廬江郡守。】
【可沒想到,經過兩年的浴血奮戰,換來的只是袁術的一張大餅,這讓孫策底徹底認清了言而無信的袁術。】
【公元194年,漢獻帝任命劉繇為揚州刺史,但是揚州過去的治所是壽春,而壽春現在卻被袁術所占,孫策便想趁機收取江東,于是孫策已回江東招募士兵,幫助袁術消滅劉繇為借口,從袁術手中騙到了1000人馬,可沒想到在返回江東的路上,不斷的有人前來投奔孫策,等到達歷陽時,孫策的不已經發展到了5000人之多。】
【就憑著這5000多人,孫策便從歷陽渡江擊敗了劉繇,之后又命朱治從錢塘北上,也就是如今的州杭攻陷了吳郡,劉繇的勢力從此在江東絕跡。】
【公元196年,孫策再次揮師進攻會稽,在擊敗了王朗的軍隊后將自己封為了會稽太守。這個王朗其實是一名經學家,他也并不是被諸葛亮罵死的。】
【一年后占有傳國玉璽的袁術正式稱帝,孫策在寫信勸說無效后徹底與袁術絕交,而此時曹操為了自己的利益,假借天子之名,讓孫策繼承了其父親的爵位,并命令孫策和呂布,陳宇等人一起討伐袁術。】
【正當孫策按詔書要求整頓兵馬,準備與大軍匯合的時候,陳宇卻想趁孫策北上之際,伙同嚴白虎等人占領他的地盤,孫策發現這一陰謀之后立即率軍直撲海西,打破陳宇,之后順勢拿下了陵陽,丹陽等地。】
【原本在袁術賬下的周瑜和魯肅,紛紛棄暗投明,孫策得知后,親自前往迎接,并當即個一周瑜增兵兩千人,并興建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