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時,李煜的兒子意外受到驚嚇而夭折,大周后哀傷過度一病不起。大周后的妹妹入宮探望,卻和姐夫李煜產生了私情。
大周后得知此事后病情加重,至死都不肯再看妹妹一眼。李煜悔恨交加,寫了很多悼亡詩文。在李煜身后流傳下來的18首詩詞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為哀悼大周后和兒子所作。
在《悼文昭惠周后》中,李煜更是極盡哀傷之情,連用14個“嗚呼哀哉”來表達自己的哀思。李煜這些悼亡詩文文采斐然,感情真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但這并不影響李煜在日后立大周后的妹妹為皇后,是為小周后。小周后比李煜小13歲,不僅長得漂亮,而且也和姐姐一樣精通音律。李煜對他的寵愛甚至超過了大周后。
這時的北方宋朝正是如日方升之際,趙匡胤根據先南后北、先易后難的策略相繼消滅了荊湖、后蜀、南漢,南唐岌岌可危。
可是身為南唐皇帝的李煜卻躲進了后宮的溫柔鄉中,不愿再去操心國家大事。為了自保,他下令自去帝號,改稱江南國主,而且貶損儀制,必會宋朝做足了臣服的姿態。
然而對于趙匡胤來說,南唐他勢在必得,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酣睡。趙匡胤二次下詔到金陵,讓李煜來大宋首都開封朝貢。
李煜知道自己若是去了就不可能回來了,于是他百般推脫,還聲稱自己愿意接受宋朝冊封王爵,被趙匡胤強硬地拒絕了。
公元973年,趙匡胤以李煜拒絕朝貢為由,發兵10萬進攻南唐。由于實力相差懸殊,南唐軍隊面對宋朝大軍毫無還手之力。
次年春天宋軍包圍金陵,但金陵城池堅固,一直到冬天都未攻克,城內糧草耗盡,居民死傷無數。主將曹彬派使臣給李煜下了最后通牒,讓他在11月27日前開城投降,李煜不聽,發誓要和南唐社稷共存亡,還在宮里堆起柴火,城破之際就要引火自焚。
然而在最后關頭李煜還是選擇了茍且偷生,開城投降,南唐至此宣告滅亡。
南唐曾是被送到開封,趙匡胤下旨封李煜為違命侯,不久趙匡胤駕崩,其弟趙光義即位。還得還給他花,改封李煜為隴西郡公。
野史盛傳趙光義曾強幸小周后,然而這只是元明時期的野史,有宋一代從未出現過趙光義與小周后有染的記載。
——“這玩意就算是有,也不會留下記載啊。又不是啥光彩的事,肯定偷偷摸摸的啊。”
——“不是說還畫了畫像嗎,初代x照門始祖。(捂臉)”
然而李煜入宋之后的生活仍是十分窘迫的,宋朝雖給他封了一個郡公的爵位,但是在物質待遇上肯定是無法和在江南當皇帝時相比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李煜曾向趙光義說自己府上已經很是貧困,趙光義大筆一揮,給李煜賜了300萬錢,不久又給李煜加了一筆俸祿。
但是這并不代表趙光義會相信李煜安分守己,趙光義的多疑程度遠甚于其兄趙匡胤。
公元978年,李煜在心情郁結之下寫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首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一下子就惹怒了趙光義,他派人給李煜賜了一杯毒酒,在七夕之日鴆殺了李煜,終年42歲,追封吳王。小周后殉情而死。
——“李煜:寫的好吧,江山換來的。”
——“這是什么頂級渣男啊,很傷心了,所以立了妹妹為小周后。(笑死)”
——“誰又能拒絕美女姐妹花呢,以前也有趙飛燕,趙合德不是么。”
——“只能說,當皇帝很垃圾,當文人很牛逼,我覺得可以了。”
——“我覺得他已經很可以了,本來也沒有接受過帝王教育,再說他這知名度可不比任何一位頂級帝王低,有些人或許不知道趙光義,但一定知道李煜是誰。”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