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幾乎用盡了整個大唐國庫的經營不補,成為了戎馬一生的李世民最大的恥辱。可當時的dtz極端強盛,契丹、室韋、御魂等少數民族勢力皆已屬于突厥,而眾人的竇建德、劉武周、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也紛紛向其稱臣。實力并不亞于西漢時期的匈奴,甚至史書都記載其控弦百余萬,北敵之勝,為之有也。
可不久dtz發生變亂,內外離派又遇暴風雪,牲畜大多被凍死餓死,從而引發饑荒,族人也紛紛離散。英明神武的李世民當然不會錯過如此天賜良機。于是便于公元629年發兵10多萬分道出擊突厥。時任兵部尚書的李靖被任命為定襄道行軍總管,這時的李靖雖已年屆6旬,但仍老當益壯。
他未等大軍集結,便率領3000精銳頂風冒雪,以令人震驚的速度從馬邑直插dtz王庭定襄,吉利可汗怎么也想不到唐軍會突然從天而降。而當他看到李靖時,竟認為大唐一定是傾全國之力來攻,否則兵部尚書衛國公李靖怎么會親自帶兵?
李靖在夜幕的掩護下一舉攻入城內,而毫無防范的吉利可汗則一路倉皇逃竄到了陰山,建立了臨時指揮部,打算與大唐和談作為緩兵之計,但被李靖識破。
于是李靖又親率1萬精兵乘著大霧悄然疾行,突襲陰山。這一戰,李靖大軍殺敵1萬余人,俘虜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并殺死了拒不投降的隋朝一城公主。
不久吉利可汗被擒,dtz宣告覆滅,陰山之北,大漠以南的廣袤土地則全部進入大唐,同時也解除了自隋唐以來唐朝的西北邊患,徹底洗刷了李世民渭水之盟的恥辱。從此大唐軍隊的神威名揚四海,四夷軍長齊聚長安上表尊李世民為天可汗。
第四位,大明梁國公藍玉,藍玉是大明開國名將,是常十萬常遇春的妻弟,后因作戰勇敢又成為朱元璋的兒女親家。公元1388年,朱元璋命藍玉率領10萬大軍出征漠北,大軍出發前,藍玉就探知元后主脫古思帖木爾在捕魚兒海。
而此時的北元王庭一直處于四處移動的狀態,藍玉大軍只要一被發現,元軍便會迅速消失在大漠之中,而明軍便會陷入元軍的反擊。
因此藍玉便隱蔽行軍,沒有走大路,而是抄近路星夜兼程趕到了距離捕魚兒海只有40里的百眼井,隨后又命將士銜枚而居,不見煙火。
而此時的北元王庭還認為藍玉不可能在短期內抵達捕魚兒海,因此沒做任何防備,以至于當藍玉的先頭部隊乘夜色發動突襲時,只是斬殺了數十人,北元大部分軍隊就投降了,元后主脫古思帖木爾更是扔下自己的妃子、百官直接跑了。
這一戰藍玉幾乎不費寸兵就俘虜了脫古思帖木兒的次子地保奴、妃子、公主以及包括百官在內的總計8萬余人,繳獲成吉思汗傳世金牌和玉璽,以及馬牛羊15萬頭,并焚毀其假帳,蓄積無數。自此北元殘余勢力徹底被消滅,強大的元朝被分裂成了韃靼和瓦剌兩個部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