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啊!人生有幾個五年?
我草泥馬。
長孫無忌興沖沖的來,然后頂著一額頭的血,灰溜溜的回去了。
讓我知道是哪個王八蛋,非滅他全家不可。
……
“嘿嘿…哈哈……”
長孫無忌一走,柴令武就抱著肚子蹲在了地上,身子不住的抖動,笑得直不起身。
李世民給了他一個暴栗,喝道:“混小子,發什么神經!”
柴令武強忍著笑,冠冕堂皇的說道:“偷書賊就要找到了,高興啊!齊國公也是倒霉,遇到了一個急功近利的家伙。”
想到長孫無忌惱羞成怒、無地自容的難看臉色,李世民也有些哭笑不得。
“圣上,是否可以用膳?”
到了規定的時間,負責飲食的內侍向李世民請示。
李世民抬頭望天,才知道一個下午過去了,欣然點頭道:“準備吧…”
轉頭對柴令武道:“不知不覺已是這個時期了,你也一起來,我好久沒有與你閑聊了……”
柴令武笑著從命。
家里的汝南公主,都和小蘿莉一樣,把譙國公府當成第二個家了,到時間她會自己回宮。
不用擔心。
飯桌上,兩人又針對《法律》上的各種制度展開了談論。
飯后,柴令武與李世民接著詳談,最后更是在李世民的強烈要求下,在皇宮住了下來。
李世民打算在明日早朝與群臣商議《法律》的細節,作為《法律》的制訂者,不參與辯論怎么能行。
臨睡分別前,李世民著重交待道:“《法律》的每一條每一款都是治國良策,由于今天詳談太多內容,我都沒時間細細體悟,明日早朝,看你的了!”
“舅舅盡管放心吧!”
柴令武自信一笑,律法制度的訂制,有人獲利,自然也有人利益受損。
獲利者支持,利益受損的人自然反對。
兩種不同觀點自然需要經過一番辯論,方才能夠判斷誰勝誰負、孰弱孰強。
李世民雖然知道柴令武的《法律》好,也打算一一兌現,但他畢竟不是一言堂的帝王。每一項制度的制定,他都不會隨便開口表面觀點,直到重臣商議出一個對錯,他才會做出最后的選擇。
柴令武的《法律》涉及到大唐的整個政治體系,是一個劃時代的產物,他已經料到明天的朝會上必然會有一番熱鬧,所以讓柴令武多做準備。
被宮女送到客房后,柴令武這才躺在床上靜思。想著如何去打明天的那一戰。他編寫的《法律》,自然是沒有什么好考慮的,一些制度對于大唐君臣來說雖然新奇,但那些內容無不上因為實用才衍生出來的產物。
而且貞觀王朝的文武大臣,大多是目光長遠的良臣名將,這些制度應該不會引發多少爭論。真正要辯論的或許就是‘義務教育’這一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