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工部的工匠們都巴不得李豐田來自己這呢,萬一鼓搗點什么出來,弄點賞賜也能讓日子過的好些,這些工匠很苦,收入真的很低。
李豐田這次準備鼓搗小型的鍋爐了,畢竟戴胄那邊確實已經著手挖煤了,自己這邊的鍋爐如果跟不上,到時候就說不過去了。
但是,李豐田沒有做過,僅僅是小的時候在爺爺家看見爺爺搭建,只有個大概的印象。
不過,他沒準備一開始就弄,而是打算先弄一下火炕。
北方人,尤其是東北人,這東西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稍微年長一點的,基本都知道,即便是現代的城市青年,如果有一些鄉村的親戚,也能看到。
可以說,倒退個二、三十年,即便是城市人,也幾乎家家都有火炕。后來因為生活逐漸好了,人們也逐漸住進了樓房,為了節能減排、提倡環保,都集中供暖了,所以火炕才逐漸的退出了城市。
其實,在唐朝也有類似的“火炕”,但是,與其說是火炕,不如說是“火墻”來的貼切,大概的原理和火炕差不多,但是缺點是火源距離需要取暖的人比較遠,熱量在傳遞的過程當中快速的流失,所以,屋子里也不會太熱。
而且,這么做有個比較大的弊端是,煙道過于長,以這個年代的工業水平,沒有水泥,大戶人家還好,下層人家如果也是這么做,那么墻體時間長了,就容易脫落漏風,導致漏煙,白天還好,半夜人睡著了,就很容易中毒和引發火災。
而火炕還分兩種,一種就是城市用的,爐灶在外屋,相對較小,燒煤,有暖氣管,上面還可以做飯,一舉多用。
如果窮人家燒不起煤,也沒關系,還有兩種可選,都是燒柴草的,一種就是在這種城市用的爐灶的基礎上,擴大灶臺的寬度和深度,可以將火直接燒近里屋的炕
很多講東北農村的影視劇中,都能看到這種灶臺,底下燒柴,上面是一口大黑鍋。
而另一種呢,就是一體式的火炕,這種不太常見,但是農村也有,一般都是用在多個臥室的人家。李豐田的姥姥家就是農村的,小時候過年回姥姥家時,都睡過。
例如,平時自己住的時候,一個灶臺帶著主臥的炕,連燒炕帶做飯,一舉兩得了。
但是,誰家沒個親戚啥的,遠房親戚來拜訪,肯定要住些時日,總不能讓客人住客房的時候讓人家挨凍吧?
這種火炕的特點就是,火門就在炕的正
李豐田記得每天傍晚,和姥姥一起捧著柴火,然后一點點的將稻草、木材扔到甚至有時候都燙人!
上面呢,鋪好被子,用俗話說就是“捂被窩”!和“暖床”可不是一個意思,暖床是妹子鉆進去給你暖,這個“捂被窩”是用熱氣,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
剛燒完炕,不能馬上進去睡,否則會把你燙的亂叫。一般都是天黑燒,然后大伙吃完晚飯,再玩一會,大概過了三、四個小時后,溫度降下來了,鉆進去正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