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田已經記不清什么時候聽到的一句話,說是“伙食的好壞代表著士兵的戰斗力”。雖然不一定全對,但是應該是具有一定道理的。
現階段讓士兵們頓頓有肉,顯然不現實,那么至少讓他們北伐的時候,吃的相對好點,自己努努力也許有什么辦法。
李豐田雖然不是什么資深軍迷,但是一些常識還是懂的。
閉上眼,開始回憶起后世的一些東西。
想了一會,李豐田眼睛一亮,還真就想到了什么,沒錯,就是我們當年志愿軍吃的炒面了!
北上之后,路途遠,后勤壓力大,如果在行軍的時候,讓每個戰士都背一些,就可以多帶好多!而且,戰爭么,難免會有長途奔襲、追擊的時候,這時候炒面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人人背一小袋子,就可以不帶后勤進行作戰了!
在紙上默默的寫下了“炒面”二字,然后繼續思考起來。
其實這個年代的后勤,基本就是以糧食為主,副食真的是太少了,時間久了也會營養不良。
所以,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可以將這些食物能很好的保存下來呢?
前世作為東北人的李豐田,想起來每年秋天都要做的工作,“買秋菜”和腌咸菜了!
買秋菜這種北方特有的活動,即便是現在還有很多拍的“南北差異”的視頻中提到,視頻說買點白菜都是幾百斤的買,顛覆了南方朋友的認知。
其實吧,現在生活好了,冬天也能買到新鮮的菜,都比較保守,才買幾百斤。真要是倒退三十年,那時候,買菜是以“噸”為單位的,家里人少,買個一噸就夠了,家里人口多的,那就得視情況了。
小的時候,這些活李豐田都干過,秋天真的很忙!
買秋菜、買煤、做媒坯、劈柴火、糊窗戶、晾魚干、晾肉干、積酸菜和腌咸菜不會,也得跟著打下手。
而且,這些活計你以為買完了就拉倒?
大白菜每一顆都要在還暖和的時候晾曬,白天晾,晚上收、一連好多天,幾百顆的菜一顆顆晾再一顆顆的收,那工作量、你細品……
(剩下的就不說了,免得被噴水文……)
腌咸菜倒是行,只不過以現在的鹽價……
現在國家窮,就指著這點稅收過日子呢,以后國家有錢了,老子早晚要把鹽價打下來,讓所有人都能吃的上鹽!
腌咸菜李豐田倒是會,沒啥難的,以后再說吧。
沒了鹽,那就退而求其次,弄一些干菜吧。
這些東西雖然脫水后會流失很多營養,但是多少還能保留一些,比沒有強,煮飯粥的時候,放里一些,再加點鹽巴,比干吃飯好多了。
于是,李豐田又在紙上寫下了“干菜”。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