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亦作“瑠璃”,是以各種顏色(顏色由各種金屬元素產生)的人造水晶為原料,在高溫下燒制而成的稀有裝飾品。
中國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然后經過提煉加工然后制成琉璃。因為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稱其為“五色石”。
古時由于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將琉璃看作是比玉器還要貴重的存在。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玉石是有天然的,是可以通過采集獲得的,雖然稀有,但是并非不可尋。
而琉璃不同,這東西沒天然的,作為附屬產物還要看臉,而且質量還不一定合格。
所以,這東西的產生就很神秘,價格就一直居高不下。
李豐田不同,他知道這東西其實并不值錢,也知道這東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但是,也就這樣了,他并不知道這東西是怎么做出來的。
看過不少小說的他知道,玻璃是可以從沙子中提煉出來的,于是,咱也蕭規曹隨,試試如何。
說干就干!
李豐田讓裴云找來沙子然后就開始熔煉。
裴云聽到命令后頓時一愣,有聽過熔鐵的、熔銅的,但是可沒聽說過熔沙的。
但是裴云是個合格的下人,知道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于是很快的就找來幾袋沙子。
李豐田要的人都是銅鐵匠出身,對于怎么熔煉就不用說了。
他們也是很奇怪,姑爺好好的干嘛要熔沙子,但是人家是主子,不要問,照做就行了。
很快,半袋沙子就熔煉完了,匠人們在殘骸中,找出了一塊結晶狀的物體。
匠人們大喜,然后將其拿給了李豐田卻對此不滿意。
拿著這個七扭八歪的“琉璃”,李豐田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燒出來的的確是琉璃不假,但是這種琉璃質量明顯差太多了,里面雜質太多,最關鍵的是,它不透明。
李豐田現在最想要的就是完全透明的玻璃,至于賺錢什么的,都是后話。
李豐田不甘心,然后又讓匠人熔煉了幾爐,但是效果都不好,大同小異。
匠人們現在已經猜出李豐田想做什么了,都很用心,但是這東西不是你光用心就能造的出的。
李豐田決定先停工,這么耗下去是沒意義的。
李豐田盡量的去回憶后世的相關知識,但是發現什么都想不出來。
唉,怪不得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了。
化學這東西,離我們的生活最近,天天都在接觸都在用,但是又有幾人知道每一件東西具體怎么做的?撐死知道個原料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