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以前朕的目光,也僅僅是放在大唐的周圍,所以在朕的眼中,這吐蕃這地方,難打,還貧瘠,不值得打。但是,經過先生拓展了視野,要是將目光放在整個大陸上,這吐蕃的戰略位置就突出的非常厲害了!”
“嗯,這一世,臣不會讓出嫁的事情發生,也不會給吐蕃休養生息的機會,一定要耗到他們堅持不下去。”
“以吐蕃目前的狀況,估計也耗不了多久,也許,多則十年八年,少則三五年,這場大仗就會來了!”
說到這,李豐田突然嘆了一口氣,說道:“陛下,說實話,臣不想去打這一仗的。”
“為何呢?”
“也許在這個時代,從陛下的角度去考慮,可能考慮的是戰爭成本,可是臣,單單是因為情感。”
“陛下有所不知,在原先的歷史上,除了唐朝中后期,有了些許的沖突,在剩下的幾個朝代,千多年的歷史中,臣沒有什么印象兩方有過什么沖突,至少臣是沒聽說過。所以,臣那個時代,藏漢兩個民族雖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但是卻親如兄弟一般,甚至在我們為難的時候還無私的幫助過我們。”
“所以說,臣從情感上來講,真的不希望兩個國家交惡。但是,為了以后少流血,所以臣才采取了更加溫和的貿易戰,就是希望兩個民族盡早的一統,一起和平發展,這樣就會少流血了。”
“臣希望,如果陛下在世的時候,能統一吐蕃,希望陛下能對他們好一些。”
李二也被李豐田真摯的感情打動了。
于是說道:“先生請放心,只要是朕的治下,不分民族,皆為朕之子民,朕一定會善待他們的。”
“嗯,我相信陛下的胸襟!唉,不說了,一時有感而發,繼續說當下。”
“陛下,如果我是松贊干布的話,為了破局,那么首先就先要拿下這里!”
“吐谷(yu四聲)渾?”李二順著李豐田的手指望去。
“沒錯,就是吐谷渾,吐谷渾地處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附近,是進軍西域的必經之路,一旦能拿下這里,就相當于卡住了我大唐去西域的咽喉,別的不說,但是在這里的盤剝和強搶,就會獲得巨大的利益,可以有效的恢復國力。”
“然后,如果他們再拿下黨項,那么就完全的占據了戰略主動,就會使我們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非常的難受。”
“嗯,先生所言有理。先生有所不知,這吐谷渾一直和我大唐作對,朕早就對其不滿了!”
“那陛下,不如在合適的機會,先發于人,不管吐蕃怎么樣,先把吐谷渾拔掉?”
“這個沒有問題,朕現在在考慮的是這個黨項。”
“黨項有什么問題嗎?”
“先生有所不知,這黨項現任首領拓跋赤辭和吐谷渾的大汗慕容伏允是姻親。”
“也就是說,陛下如果對付吐谷渾,實際上就是要對付兩個國家?”
“非也,先生有所不知,拓跋赤辭和慕容伏允雖是姻親,可不見得是真的親。先生也看到了,這黨項周圍除了南邊,都是大國,他是夾在縫隙中的,而且武德年間,吐谷渾是一直都是欺負黨項人的,拓跋赤辭為了生存,才不得不和慕容伏允結成姻親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