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只能向事實妥協,畢竟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留下幾個人繼續尋找,李豐田只能先回去了。
牛大安的突然犧牲,也是給救援工作蒙上了一層陰影。
盡管李豐田知道,災難面前,搶險救災,免不了犧牲,只不過是,這犧牲來的太快,太過突然。
但是,牛大安不能白死,回去以后,必須要給他一個體面的葬禮,他的一家老小,由慈善協會來贍養。
平民英雄,也是英雄。
無論何時,都不能讓英雄埋沒!
……
水泥運到之后,李豐田和林罡便開始著手用水泥來修壩。
這東西,李豐田完全是外行,只能看著這些工匠去做。
但是,現實又啪啪給李豐田打了臉。
在李豐田的設想中,這水泥修建起來的壩,即便不如后世的,但是怎么也得比這個時代的壩要強吧?
但是,當這些工匠熟悉了水泥之后,用水泥筑好的壩,怎么說呢?的確是比傳統的筑壩材料強一點。
沒錯,真的就是強一點!
但是成本可就是高了許多!
因為李豐田全程都是跟著的,不存在這些人偷奸耍滑,或者不負責任的瞎弄。
那么問題出在哪呢?
林罡看見一臉郁悶的李豐田,心里也是有些不忍。
那兩船水泥雖然不多,但也是真金白銀買來的,最后結果不敢說打了水漂,只能說,這些錢也就聽個響。
(作者注:李豐田之所以犯這個錯誤,是因為后世筑壩的水泥和普通的民用水泥是不同的,后世筑壩用水泥,一般是中熱硅鹽酸水泥和低熱硅鹽酸水泥。李豐田現在用的水泥,就是包含了一些石灰,當然強度和硬度是不行的。)
“李大夫,雖然結果不太好,但是我依然感激你對我汴州做的努力。”
李豐田想了許久,最終覺得,之所以不行,就是單純的水泥自身不行。
因為他想起來,后世水泥,也是有號的。
也許他不懂這些號代表什么,但是也想通了,應該是和這個水泥應用場合有關。
嗯,這次回去以后,應該促進一下水泥的研究了。
防洪問題,也是千百年來華夏的問題,可以說是自打有了華夏人,這個問題就一直存在。
想徹底解決,自已根本做不到,但是更好的防洪手段或者材料,的確是能減少損失。
看著一臉失望的林罡,李豐田很是過意不去。
“林刺史,我向你保證,我這次回去以后,一定會督促研究可以用來修壩的水泥,研制成功后,我第一個給你汴州修壩!”李豐田斬釘截鐵的說道。
“那本官就代表全汴州的百姓,謝謝李大夫了!”
這次李豐田回京后,開始成立專門用于修壩的高強度的水泥,終于在貞觀十年的時候,研制成功,并且第一時間調撥了足夠的水泥給汴州修壩。
而那之后,大唐的葛榮陂、利人渠、陽陂湖等一系列的水利工程,都采用了新型水泥,大大的增加了當地的防洪的安全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