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去?先生的意思是?”李二問道。
“陛下,臣當年也跟陛下討論過這件事,為什么歷朝歷代,到了后期,就一定會出現不肖子孫?其實在臣看來,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上下層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際。皇帝不知民,天下在皇帝的眼中不過就是整天奏章當中描述的那樣,但是實際呢?”
“后世有一位偉大的教員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什么陛下英明?因為陛下是真正的到過民間的。所以,直到天下真正的樣子,也是知道百姓是什么樣子,更是知道百姓需要什么。所以,無論從考慮問題再到施政,都是基于實際。”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過了幾朝之后,皇帝基本就是從出生再到死亡,幾乎都是被圈養在皇宮之中,外面什么樣子,發生了什么,百姓們是否有變化,完全不知道,基本就是大臣們說什么就是什么。如果大臣都是好的,也就罷了,但是,陛下應該知道,朝廷這么多人,肯定良莠不齊,只要出了一部分的奸臣蒙蔽視聽,那么皇帝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長此以往,這天下如何治的了?”
“所以,臣認為,太子現在沒有繼承大統,也是最好的學習的時間,這世界上,有些學問,可以在書本上學到,但是有些學問,必須要親自去體驗了之后參悟。就好像越王此次回京,別看才幾年,但是臣絕對越王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見識上,都已經得到了質的飛躍。”
“沒錯,正如先生所言,這次青雀回來之后,朕真的感覺青雀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而是真的成了頂天立地的男人了。”
“所以,陛下,我知道你舍不得,也有可能存在風險,但是,沒有經歷過洗禮的雛鷹,永遠成為不了雄鷹的。”
“先生所言在理啊,那么先生想怎么安排呢?”
“陛下,臣想將太子送到廣州去。”
“原來如此,嗯,的確是個歷練的好地方。”李二秒懂了李豐田的意圖。
“讓太子出去看看外面廣闊的世界,長長見識,對未來管理天下只有益處。”
“是啊,先生所慮,是很有道理的。”
“其實陛下,我也是嘗試一下,看看結果,我希望自唐開始,形成一個傳統,就是每個太子皇子,都要實打實的走下基層歷練幾年,讓他們知道自已的百姓是什么樣的,這樣,即便朝中出現了些許奸佞,也不至于可以蒙蔽視聽。”
“先生,您剛才說到太子、皇子,應該不會只是隨便說說吧?”
李豐田頓時冷汗就下來了!
最后只能硬著頭皮說道:“陛下,繼承您大統的必須是太子,而且,也只能是太子,至于以后么……只能指望每一朝的長子,都是明君!所以……所以……”
“所以先生希望以后的朝代,有能力者居之?”
李豐田一咬牙,說道:“是!如果長子英明神武,固然是好,但是并不適合當皇帝,那就不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了!”
“所以,臣認為,只要盡量不發生內斗,皇帝之位,還是有德者居之,才是最好的……”
“先生,后世的有朝代是如此這么做的么?”
“有,但是雖然和臣想做的方法有區別,但是目的是一致性的。”
“結果呢?是江山永固,還是沒發生內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