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田繼續解釋道:“如果將貨幣改成紙幣,那么,首先就要賦予紙幣價值,為什么呢?因為紙幣即便做工再好,看著再精美,不能吃也不能用,可以說是基本沒什么價值。所以,想要這個紙幣有價值,就需要有個賦予價值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我的計劃中,初期的紙幣,暫且先不用于小面額的,而是用于大面額的交易。這件事想必應該知道,在銀幣之前,想要完成大量的交易,需要幾車的銅幣,從一地到另外一地,這個過程當中,有不少的損耗,還要面臨各種風險,對吧?”
幾人都是家主,自然明白這個問題。
“即便是現在用銀幣了,價值提升,但是,即便如此,盡管比以前用的銅幣少了許多,但依然還是很多,對吧?”
幾人又點點頭。
“所以,紙幣的價值就體現在了這里。”
“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國家性的機構,一個商人準備帶一萬元離開長安去洛陽,如果一萬個銀元,他根本無法帶走。所以,他首先將這一萬元存入這個機構,然后機構給他價值一萬元的紙幣。這樣,商人就可以只攜帶一張紙到洛陽之后,再用這張紙幣,從當地的機構當中兌換出一萬元出來。”
“所以說,這個紙幣,初期的作用,可以不用做流通,而是當做一種憑證來用,時間久了,人們認可了這種交易辦法,自然而然,就可以加大的推行完全的紙幣了。必須要有這個過程!”
眾人聽后,這才恍然大悟!
不過,唐儉貌似還有些沒明白,繼續問道:“國泰,你剛才說的這個道理,和老夫說的加大印紙幣,有什么關系嗎?”
李豐田搖搖頭,說道:“莒國公還是沒明白這個事情的本意。想要完成這項活動,必須要實打實的有這一萬元進入這個機構才行,不管這個機構處于哪里,都是歸朝廷管的,也是代表著朝廷的信譽。”
“如果莒國公沒明白這個道理,我再給你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假如我做一項工程,雇傭了一萬個工人,工錢是每人十元。干完活之后,我沒有給他們銀元,而是給了他們一張價值十元的紙幣。這些工人自然要去機構兌換銀元,可是當他們去了機構之后,發現這個紙幣,并不能兌換出銀元之后,那后果是怎么樣呢?”
“那就是,他們的勞動所得,變成了零,他們憑空的消失了十元的財產,這個機構是誰開的?朝廷,那么是不是朝廷的信譽就沒了?”
“我們繼續把這個問題放大,如果目前朝廷只有一千萬銀元的儲備,但是發行了五千萬銀元的紙幣,假如,有人發現了這個漏洞,在暗中這么一推波助瀾,讓所有人同時涌進這個機構兌換銀元,那結果會怎么樣呢?”
“結果就是,機構無法兌換,這些人的財富直接消失,變得一清二白,傾家蕩產!莒國公可以想象一下,不用多,我大唐只要有幾百萬人一夜之間財富瞬間消失,他們下一步,會做什么呢?”
聽到這,不光唐儉、就連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臉頰上,都出現了冷汗。
因為后果不敢想象!
他們現在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李豐田這么小心,而且,后果也不是危言聳聽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