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恭喜!”
隨著一陣禮炮聲響,牌匾上面的紅布也被揭開,“長安商學院”幾個金字,赫然的出現在了上面。
這個商學院是根據協議,由世家權貴聯合出資興辦的。
說是學院,其實對比科技院或者其他朝廷的學院要差上許多。
沒有辦法,盡管這幾年商業發展飛快,但是觀念上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
所以說,盡管許多世家權貴出資建設,其他他們內心多少還是有些抵觸的,更多的還是沖著李豐田的面子。
這么多人建一所學院,分攤下來出不了幾個錢,就當隨份子了。
所以,開院的時候,唯一有分量的人,就屬李豐田了。
李豐田不會跟這個時代的觀念去硬剛。
時間會改變這一切的。
也許在別人眼中,這個所謂的“學院”,沒啥含量,但是李豐田認為,大唐的金融業,將在這一天翻開了新的一頁。
說是學院,其實更像是一個大學堂。
來這里的學子也不是書香門第的子弟,基本都是世家權貴下人家的孩子。
他們注定沒有機會科考和入仕,但是即便如此,許多被派來的孩子的家長,都格外的珍惜這個機會。
因為這個地方雖然主要教授如何記賬、寫賬,但是也是要教識字認字的。
在這些下人們眼中,自已的孩子有機會學習,如果學的好,未來可以給主家當個賬房先生,也算是有出息了。
學院不大,也很簡單,基本就分兩個院。
大一點的,就是學生們在的地方,一人一張書案,上午教認字,下午教術數記賬等相關學問。
而小一點的院子,才是李豐田最重視的。
李豐田管這個小院叫做“商學部”。
別看院子小,但是集結了許多做生意的牛人。
想要將這些人攏在一起可不容易,也許他們不懂金融,但是做了一輩子生意,多少都有點心得和想法,這些東西都是輕易不外傳的。
李豐田讓這些人出來,他們其實是抵觸的,最后李豐田跟他們保證,只要將商業這東西研究出理論,李豐田就給他們著書立說并且傳世,他們這才心動。
最關鍵的是,不光李豐田這么說,就連圣人都默許了。
他們這才仿佛找到第二春一樣,聚在一起,天天研究商業。
要知道,他們都是經驗學說,想要將這些經驗形成理論,也不是隨便弄弄就行的,反正李豐田也不著急,而且李豐田告訴他們說了,如果遇到什么好苗子,直接提拔進來,想要哪方面的資源以及政策的配合,只要李豐田辦得到,肯定去照辦,這才讓這些人感覺李豐田弄這個,絕不是心血來潮。
李豐田太知道了,未來的戰爭模式將會隨著大唐走向世界而改變。
未來大唐的貨幣一定,也必定要成為世界通用貨幣。
武力只是維持金融穩定的保障罷了。
金融好歸好,但是同樣是把雙刃劍,一旦沒玩好,容易被反噬。
所以,金融理論的研究,必須要走在時代的前沿。
李豐田相信,作為地球上面唯二最會做生意的民族之一,一旦提前個千八百年研究金融,一定可以通過金融掌握整個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