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皇子一聽,頓時嚇的差點跳起來!
于是趕緊說道:“葛城不要說笑,讓我當大和國的大王?我何德何能啊?此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但是,葛城皇子依然不放棄的勸說道:“舅舅,我知道您博學多才,之前只不過都是一直低調,我也知道您之所以遠離朝廷,就是因為看不慣蘇我氏的跋扈。現在好了,蘇我蝦夷已經死了,大和國需要一副嶄新的面貌,這這方面的才能,您勝過我許多,目前只有您出山,才能讓大和國上下煥然一新。”
“葛城,你……唉……我承認,我閑的時候,倒是看過一些閑書,如果葛城你有需要,我倒是可以出來輔佐你,不是一樣嗎?”
“不,舅舅,大和國的大王不但要學識出眾,還要老成持重,我現在還年輕,還需要歷練,所以,您現在站出來,才是最正確的。”
這都三請了,輕皇子最后只能無奈的說道:“罷了,罷了,我大概也知道葛城你的難處了,既然如此,我就先暫時坐這個位置坐幾天,待得未來葛城覺得時機成熟,我自會將王位還給你。”
“正該如此!”葛城皇子大喜道。
就這樣,葛城皇子在所有的大臣面前,好好的上演了一出高風亮節的戲碼,而輕皇子也就在這“莫名其妙”的當上了大和國的大王。
(作者注:葛城讓位的事情,并非我杜撰,歷史上是真的如此。誅殺蘇我氏的事件也是真的,只不過是在645年,乙巳年發生的,所以又叫‘乙巳之變’。)
……
很快,所有大臣就看見了輕皇子厲害的一面了。
首先,輕皇子上位之后,首先就是提拔了中臣鐮足和大野木玄馬,這兩位是辛丑政變的功臣,受到提拔理所應當的。
提拔中臣鐮足為內臣,負責幫助大王處理國內的一切事物,設蘇我石川麻呂為右大臣,阿貝內麻呂為左大臣。
中臣鐮足終于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而大野木玄馬則為軍機大臣,負責掌管整個國家的軍權。
之后,便宣布新王上位,改年號為大化。
葛城皇子不知道的是,他的心腹二人,竟然是暗中效忠輕皇子的!
由于多年的沉靜的思考,輕皇子已經對于整個國家的改革有了大概的方向和章程,之后,在中臣鐮足和大野木的共同幫助和商議下,迅速出臺了整個大和國的改革方案。
輕皇子認為,既然是改革,就應該有改革的氣象。
首先就是更改國名,由于大和國所處的位置,比大唐還要東方,再東面,就沒有國家了,所以,輕皇子認為,我大和國乃是“日出之國”,于是乎,改國名為“日本國”。
然后,在大野木玄馬的提議,既然我們是日出之國,代表的就是天之始出,所以,我們的大王既然準備效仿唐制,他們的大王叫皇帝,那么我們的大王就應該叫天皇才對。
這個建議使得輕皇子格外的歡喜,于是乎便采納了,自從自已以后,所有的大王都要以天皇為尊稱。
再就是輕皇子的名號了。
輕皇子認為,應該效仿唐人,以德孝治天下,以德治人,以孝治人,只不過,這個孝,不是孝順父母,而是孝順天皇。所以,輕皇子的名號就是孝德天皇。
最后,就是具體的改革條目了。
首先就是廢除貴族的世襲制,大力提拔民間的有才學之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設二官、八省、一臺。
確定中央、地方和行政區的劃分,中央分京師和畿內,地方分國、郡、里。官員統一由國家任免,地方上無權任免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