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如學毛利家那樣,直接讓唐人進場,雙方合作,才是最佳的選擇。
本來河野家都準備主動聯系唐人了,辛丑政變給這件事上又增添了些許變數。
尤其是新政下來之后,擺在這些軍閥面前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堅決擁護天皇,把自已的土地都交出去,當個忠臣良將;另一種就是揭竿而起“清君側”。
但是,局勢不明,貿然的起兵,明顯不是一個好選擇,而且,河野家實力并不強,跟著起兵,即便成了,最后分配利益的時候也輪不到自已。
所以,保存實力低調的暫時當個忠臣良將就是首選了。
在一眾謀士的謀劃下,認為既然想當忠臣,那索性就徹底點,將銀礦直接獻給天皇。
這么做的好處是,彰顯自已的忠心,這座銀礦絕對是一份厚禮,那么以后不管出什么事,只要天皇不倒,在政治上就一定給予河野家庇護。
再一個就是,獻上銀礦以后,必然會開發,但是銀礦是死的,只要還在自已的地盤上,無論天皇決定以何種方式開發,都繞不開自已,如果朝廷和唐人合作,那就又得到了唐人的軍事庇護,豈不美哉?
所以,獻上銀礦之后,大概率可以得到兩種庇護,那么以后誰也不敢動河野家了。
不得不說,河野家的小算盤的確打的叮當亂響。
但是中臣鐮足卻沒有想那么多。
因為他上位時間尚短,地方的情況撐死就是了解個皮毛,看不透河野家的小算盤,而孝德天皇也是如此,大野木玄馬多少知道點,但他不說。
所以,孝德天皇對于河野家的這種行為非常的滿意!
但是,后面的問題也跟著來了。
發現銀礦,就意味著錢。只不過錢可不是挖出來就能用的,鑄成錢幣才行。
這一點上,他們又犯了難。
挖礦這事,不是扛個鎬頭鐵鍬刨就完事了,涉及到許多的事情。
勘測、挖洞、人力分配,之后的冶煉、鑄幣這都是一系列的有技術的東西。
以目前日本國的條件,想要單吃還是有困難的,尤其是鑄幣這一環。
現在日本國流通的清一色大唐的貨幣,你新鑄出來的幣,民間不認怎么辦?
所以,想了想,還是要和唐人合作才行。
于是乎,孝德天皇給了中臣鐮足高度的自主權,來到新港和唐使進行商談合作。
這才有了中臣鐮足到訪新港。
……
這是中臣鐮足第二次來到新港。
上一次還是幾年前,那時候的他,還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名仕罷了,但也是在國內,在這里,他什么都不是。
新港的繁華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里雖然有著眾多的唐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但是更多的還是國人。
同樣的人,在唐人的治理之下,都那么的井然有序。
大唐不愧是歷史悠久的上國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