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到金山,路途雖然不近,但是好在都是沿著海岸線走。
而這段海岸線比較狹長工整,所以,經歷了一段時間小心翼翼的航行,曲瓦一行人還真的就找到了此時留在金山墾荒的唐人們。
這些人當中,是有認識曲瓦的,所以,兩波人很快就愉快的相認了。
只不過,當時蘇、劉二人已經回到了大唐還沒有返回。
當地人告訴曲瓦,大唐本土那邊早晚要派人過來,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且,以留給駐扎人口的那些船只,根本不可能回去大唐。
當得知此情況之后,曲瓦只能暫且失望而歸。
不過,也不是一點收獲都沒有,至少是真正的找到了唐人,并且探明了路。
曲瓦說每年他都會來這里一次,并且希望將自已的事情告知未來來這里的官員之后,便先回了國。
伺候的兩年多的時間里,曲瓦每年都會來,直到第三年,曲瓦終于等到了大唐本土派來的官員,沒想到竟然是劉仁軌。
曲瓦將自已這邊的訴求說了一番之后,劉仁軌沒有立刻答應,而是陷入了很長時間的思考。
按著曲瓦的意思是,他們想要一批鐵制的武器鎧甲,或者技術也行。
這一點上,劉仁軌是理解的,而且,放在個人情感上,劉仁軌倒是不介意幫幫忙。
但是問題涉及到了國的層面上,劉仁軌就不能感情用事了。
武器倒是有,但是劉仁軌是不能輕易給的。
他們回大唐的這段時間,找尋銅鐵礦的事情一直都沒落下,但是快三年過去了,依然沒有任何找到銅鐵礦的痕跡。
那么,手中的這批武器,就是有限資源,是非常的寶貴的。
從曲瓦的談話當中得知,如果可能的話,曲瓦想親身去大唐看一看,并且作為代表,和大唐的皇帝談一談。
但是路途遙遠,可不是想回就回的,劉仁軌告訴曲瓦,倒是可以讓他跟著船隊回去,只不過不是現在,需要等這邊發展幾年之后,才會派回船隊回去一次。
這一點上,曲瓦表示理解。
在劉仁軌的建議下,盡管目前回不去,但是雙方的往來可以建立起來。
例如人員的交流,物資的交換等等,一方面增加聯系,一方面也是鍛煉人們的航海經歷。
這一點上,曲瓦是贊同了。
所以,接下來的幾年內,雙方時常有一些來往,然后不時的還有一些曲瓦部族的新生的商人,來金山進行各種交換物資和簡單的貿易,倒也其樂融融。
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劉仁軌也終于籌集到了足夠回本土的資本,于是乎,曲瓦帶了兩個貼身的衛士,終于跟著船隊踏上大唐的路。
一路上的艱辛自不必說,盡管船隊都有有經驗的船員,但是這一路也是兇險萬分,曲瓦也是第一次直觀的見識到了天地之威。
經過了將近一年的航行,曲瓦終于來到了登州港。
盡管之前在其他地方見識到了人煙,也見識到了不同的人種,但是當真正的看見登州港以后,曲瓦依然震驚的無以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