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應該很難吧,畢竟人家的漁船也是投入巨資的,據說一條船的造價高達42億,兩條船總共花費84億。
我們的資源有這么高的價值?”
陸萱萱畢竟以前還是做小生意,格局還是稍微差點,總覺得人家兩條船84億的投入,他們這邊要矮一頭。
“媳婦,格局小了,你知道一條3萬噸的魚粉加工船年產魚粉多少噸嗎?”
余樂天將自己的手機推向陸萱萱,上面是他從ai中查到的數據。
單船年產高達19萬噸魚粉。
“這工廠船竟然能生產這么多的魚粉?”陸萱萱真是對三萬噸的加工船的生產能力沒什么概念。
聽到這個數字,再對比自己工廠的年產量不過兩三萬噸,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這是六七倍的差距。
這還沒完!
“你再看看這個加權價格,就按照每噸魚粉2255美元\/噸,單船年產值高達43億美金。
這么高的產值都要依賴我們的資源。
一條船的年產值就能造6條船,你再看看他們這兩條船算個屁啊。”
余樂天原本也覺得這兩條船投入挺大,但是這么一算,他真覺得對方的漁船不算什么。
沒有足夠的海洋資源,這兩條船就是廢鐵。
現在還真是只有他有這個資源來驅動這兩條巨無霸。
陸萱萱同樣是被這番計算給震驚到,不過很快她就釋然。
“也對,每條船的年產量高達19萬噸的魚粉,這已經比世界上任何工廠的規模都要大,有這樣的產值似乎也和它的規模相符合。”
“我估計就是因為這種船對海洋資源的消耗太大,才引起各方的抵制,咱們國家這些人干什么都講究大,我就好奇他們在造船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資源承載能力?”
華夏人做什么都追求最大,這點真是有些讓人無語,當然余樂天自己也有這樣的毛病,他也想做最大的漁業集團。
“誰知道呢,你這么計算后,我覺得我們資源入股,股份還可以要得更高一些,我想要到70%去,你覺得怎樣?”
陸萱萱已經開始很熱絡的謀劃著拿下這兩艘超級魚粉加工船,這可比她手中的兩家工廠規模大多了。
這基本上就等于是躺著賺錢,而且兩條船的理論年產值高達84億美刀。
就算是50%的利潤,一年也能賺40億美刀左右,這可是一筆巨款。
“我覺得可以,先通知他們來談判吧,我覺得這場談判不會太順利,你負責談判,我讓人搜集他們資質申請的情況,幫你壓陣。”
畢竟開口就要拿70%的股份,尤其對方還是國內最大的飼料生產和銷售集團,同樣是行業龍頭。
“我在想如果我們拿下這兩條船,估計也就徹底把秘魯和智利的某些公司或者資本得罪了,畢竟我們這是截胡。
而且還直接搶走他們超過10%的市場份額,這估計又會引發行業震動。”
陸萱萱原本只想低調發育的,不過現在看來基本上不可能低調。
“沒事,債多不壓身,遲早都會和他們對上,我們集團已經在鮭魚,帝王蟹,金槍魚等上面和他們形成競爭,不外乎再多一樁。”
余樂天倒是一點不擔心,反而有些躍躍欲試,畢竟之前來的秘魯人可是非常囂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