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裴禮笑了一下,不再多言,抬腳走在夯實的官道上。
朱厭在原地不停叫喚,述說著從古至今的種種壯舉,似是要證明什么。
不知過了多久,朱厭追上了趕路的裴禮,只是,臉上的激動已經不見了蹤跡,取而代之的,是悶悶不樂。
裴禮裝作不曾察覺,繼續趕路。
根據那兩張告示,可以推算出,瀛洲大軍已經兵臨翠柳城城下。
只是不知墉城和百花谷如何了。
按照倭寇的行軍路線,墉城應當已經淪陷才對。
不論如何,裴禮得回去一趟,旁的不提,陳宮還在墉城呢。
一念及此,裴禮索性用輕功趕路。
身后,朱厭一直緊緊跟著,只是相較于以往的口若懸河,甚至喋喋不休,此時的朱厭要安靜了許多。
裴禮也樂得清靜,正好專心趕路。
來時因為有譚家譽與靳晨勃,裴禮的速度其實壓制了不少。
如今跟著的是朱厭,裴禮倒是沒多大的顧忌,索性全速前進。
為了不影響到其他人,裴禮放棄了走官道,而是專門挑人跡罕見的深山老林。
“嗡!嗡!”
不見絲毫人影,只有一前一后兩股颶風過境,一些參天大樹攔腰折斷,更有些草木被連根拔起。
倚靠著無比駭人聽聞的速度,僅僅半日,裴禮便跨過了數千里。
……
翠柳城。
位于明州腹地,一旦翠柳城有失,瀛洲便能攻占明州大半疆域。
屆時,倭寇以戰養戰,局勢便要失去掌控。
正因如此,無論是葉璋葉楓,還是明州任何一個將領,都知曉翠柳城的關系利害。
在葉楓一聲令下后,明州精銳大軍盡數出動,以翠柳城為防線中心,布下了一條堅不可摧的防線。
經過與倭寇大軍十來日的消耗拉鋸后,明州各大世家的力量都消耗了不少。
葉楓也知不能竭澤而漁,不然各大世家就要先一步反抗。
故而,葉楓決定,盡快與倭寇分出一個勝負,不然,消耗的就該是他的嫡系部隊。
這一日,葉楓在翠柳城秘密升帳,以主將殷炳春為首,共計有十三位大將參加會議。
會議進行了整整兩日,最終定下了一個聳人聽聞的計策。
自翠柳城往東,自灌江口往西,以這兩處在地圖上畫圓,要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將踏入明州的倭寇盡數殲滅。
要叫瀛洲數十年都緩不過來勁,甚至一舉徹底打掉瀛洲的狼子野心。
當然計謀是這么個計謀,要想實施,可不是光靠紙上談兵可以辦到的。
最大的問題就是,灌江口如今處于倭寇牢牢掌控之中。
由于灌江口的位置極其特殊,無論是瀛洲往前線運輸后勤物資,還是兵敗后退回瀛洲,灌江口都是必經之路。
正因如此,瀛洲對灌江口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而明州所定下的計策,要在如此環境下,自瀛洲手里奪下灌江口,并且,還要在奪下灌江口后,配合圍殲包圍圈中的倭寇。
這般種種,無異于癡人說夢。
但偏偏,葉楓就是這么將計策給定下了。
翠柳城驃騎營,前身是溫家軍龍躍軍,是溫茂手中最精銳的輕騎部隊。
葉璋不忍這么一支殺人利器磨滅,故而只改龍躍軍番號為驃騎營,以及軍中主要將領替換成了自己人。
于整體而言,驃騎營算是龍躍軍最大程度保留下來的結果。
數月前,驃騎營將領被刺客所殺,而后由于城中瀛洲燦榮堂的種種變故,最終是高風竹取得了驃騎營的掌控權。
算是驃騎營的最高將領。
而就在約莫半月前,葉楓親命溫賀,為驃騎營統帥。
三日前,溫賀率領驃騎營八千兵馬秘密開拔,自防線后方繞路,去執行葉楓奪取灌江口的作戰指令。
一處密林之中,溫賀指了指視線盡頭的一座城池。
“高大哥,你可知此為何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