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道:“兇手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混淆殺人的時間,給自己制造不在場證明。”
包拯皺著眉頭思索起來:“兇手偽造不在場證明的手法已經破解,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有嫌疑,那么兇手究竟是誰,他又為什么要殺死文浩呢?”
……
**一行人回到鯉躍居的時候,發現他們的行李已經被老板放到了大廳,所有人都像看殺人兇手一樣地看著他們,擺明了要將他們趕出去。
公孫策再次跟他們爭辯起來。
就在這時,八賢王駕臨鯉躍居,替包拯做背書,將別有用心的考生們通通教訓了一頓。
千鯉湖畔的一個涼亭中。
八賢王與包拯等人在亭中閑敘。
“多謝王爺對我的信任。”包拯拱手致謝。
“你就不用客氣了,我對你多少還是了解一些的。不過你這次回來,好像比過去更成熟了一些。”八賢王打量著包拯,不急不徐地說道。
“其實這次進京我就應該過府拜望的,可是路上有些事耽擱了,所以……”包拯吱唔地道。
“你不必解釋,我懂。你只是一想借我的名聲來抬高你自己,可惜啊,朝廷里像你這樣不趨炎附勢、不黨同伐異的清官實在是太少了。”八賢王十分感慨地道。
“王爺為何有些感嘆?”包拯道。
“包拯,我問問你,你考科舉是為了什么?”八賢王問道。
“讀圣賢書,自然是為了廉濟天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包拯道。
“如果朝廷茍且成風,你的大志不得申呢?”八賢王緊接著問道。
“學生自當歸隱田園,獨善其身。”包拯道,這是《孟子》里的名言,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錯,大錯特錯!”
八賢王鏗鏘有力地教訓道:“你想想,如果朝廷茍且成風,又少了像你這樣的忠臣,**之風豈不更甚!”
“學生記下了。”包拯拱手受教,然后又問道:“那么王爺認為崔明沖崔大人,可是一個好官呢?”
“崔明沖是朝中難得心中開闊之人呢,本來龐太師當主考官我不同意,后來他說讓崔明沖當。崔明沖我是了解的,他雖說是龐太師的女婿,但事事以朝綱為重,一心想著朝廷,是個難得的人才。所以,我讓他去監考,我相信他一定為會朝廷選拔可用之材。”八賢王對崔明沖的評價已經非常高,朝中很少有人能得八賢王如此稱贊。
頓了一下,八賢王舉起酒杯道:“包拯,我明天就要出使大遼,我預祝你們倆科舉高中,將來我們還要共事呢。”
“多謝王爺!”包拯和公孫策拱手道。
“我是老了,天下的未來是你們的。希望你們不要辜負我這一杯酒!”八賢王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
包拯和公孫策得八賢王看中,心中無比激動,舉杯共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