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什么好琢磨的,再略過。
一個爐鼎,底下三個腳支撐著,也不知道是爐還是鼎?
這是象征著金頂祖師殿?
不是,這里是什么金丹爐嗎?
他有好奇,但肯定也琢磨不出什么深意來,又略過。
于是,他的注意力就完全被居中的這盞燈火給吸引住了,一盞很特別的燈火。
張清燭并不是指它的火焰不晃動,而是,它的造型,在外觀上,有著怪異的魅力,也……
也很美麗……
一個宮裝的古典仕女身姿曼妙,著裝典雅,衣帶飄飄,面部表情栩栩如生,眉目傳神,像是在仰望,也像是在祈禱,有著恭敬,卻又欲語還休,雙手向上打開,又朝里微微合攏,像是在期盼著迎接什么,但實質上,應該是在承酮—撐托住那一點微弱的懸空的,是完全地懸空,沒有物理上的支撐——燭光。
飄在虛空中的,像是螢火蟲發出的冷光。
而這盞豆光殘火,道士也真的感受不到有溫暖的感受,縱然他的距離還是有些遠,但他認為,還是認為,這盞燈火,不溫暖,有冷意。
而再它的另一個特點——怪異的魅力。
主要是體現在這盞燈的基座上,感覺很怪異,張清燭也估摸不定是什么確鑿的造型。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必然是基于武當山所尊崇的玄武神獸形象的再想象再創造。
這個很明顯,整個基座一看望過去就是一只縮了無數倍的玄武神獸,前頭是顯得碩大一些的烏龜頭顱回首相望,而后身上繚繞著一條長帶,蜿蜒幾圈后向尾部延伸,在尾巴上向外蔓延了少許后赫然轉向往回探,在最后的末端卻是一個咧開嘴似要吐信子的蛇頭。
而在燈座的最下邊,是四只烏龜足在身側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踏出踩實,既支撐住所有的重量,也保持著燈座的平衡。
前頭的烏龜向后望,后邊的蛇頭向前看,有遙相呼應之意。
這就是玄武,龜與蛇交纏的形象,不缺乏兇悍之氣,也有凜然的威武神韻。
而讓張清燭感到怪異的一點是,這個頭上挽著發髻的宮裝仕女雙腳赤足踩踏的玄武背,雙手虛捧著微光殘火,給人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一種發自本能的荒誕感,夾雜著無來由恐懼的荒誕福
他感覺,這只烏龜,或者,這只玄武,像是一個靈柩。
是一個棺材!
他不知道其他饒感覺是什么,但他感覺龜背上面的紋理,整塊龜甲,就是一張棺材板!
他感覺,玄武的體腹之內有東西……
他直覺中有著非常逼真的感受,真實地感覺:
那里,藏著一具死尸!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