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九郡,除了京兆郡外,每一郡都是有著自己的軍隊。
云川走后,西涼軍中的西河隴西等八營的軍隊,則是全都回到了各自的郡中。
京兆郡的外圍,是虎威平原,同樣也是西涼大軍的所在之地。
如陷陣先登等營全都駐扎在此地,而涼王親衛神虎營,則是就近駐扎在了涼王府外,每日由王震領著操練。
如今的西涼,已經徹底裝備完畢,幾處軍機廠中,兩年的時間,為他們這些部隊打造出了最好的鎧甲,同時還為除了神虎營外的每一營,都打造出了數千備用甲胄。
軒虞年,農歷二月二十八,一萬神機營在統領楊曉蕓的率領下與鐵馬斥候營離開了涼州,執行涼王下達的秘密任務。
涼荒大渠,西涼最為重要的戰略,沒有之一。
涼荒大渠足有一千七百余里,溫子陵的目的是引渡炎江水至西荒的那片大荒原。
按照溫南風當年的想法,中原在東嶺南疆還有北域的包夾之中,唯獨西荒示弱,他們中原需要與西荒合作,制造出一個能大量產出粟糧的地方。
溫南風走了數年,幾乎是游蕩了大半個中原,所看中的地方不是地域太小就是達不到標準,最后認準了西荒的一片大荒坡。
這整片荒坡,橫二縱三,幾乎占了半個西荒,而這片地域是天然缺水,西荒的水源本就少,久而久之也就越來越荒蕪,變成了一片了無人煙之地。
可溫南風到了之后,掘地三丈,在下發現了絕對能夠生長粟糧的土壤。
若是把這片荒地引渡來河水,那這片荒地每年所產出的糧食,夠整個中原的人吃!
溫南風的這個想法很恐怖,恐怖到沒人敢相信,恐怖到沒人敢拿幾千萬銀子去賭,當年天下不知道多少人視溫南風為傻子愚者,這甚至都成為了坊間笑談,最終溫南風郁郁而終。
云川敢。
就算沒有青云山內花不完的銀子,出于對溫子陵的信任,他也會想辦法籌集出那些銀子來修建涼荒大渠。
溫子陵說的很對,如果涼荒大渠一旦修建成功,那他們西涼以后最不缺的就是糧食了,而且就算失敗,水渠也可以加速西荒與西涼的商貿往來,從長遠來看,也并不算損失什么。
涼荒大渠最開始的時候是由十數萬西涼人在進行修建,云川和溫子陵不讓他們白干,出錢出糧,百姓們也愿意做,做的更賣力。
再后來收了北辰王朝的十九萬降卒,有了這十九萬降卒的加入,涼荒大渠的修建進度更加快了許多,間接減緩了不少西涼的壓力。
西荒對這涼荒大渠的看重程度,還重于西涼。
西荒王韃荒下令,號召了近二百萬人,投入到了涼荒大渠的修繕之中,從荒坡開始,朝著西涼進發。
三月初一,雙方修建的簡易水渠,交匯到了一起。
只不過雙方都出現了偏差,偏差了足足一里,不過也容易解決,一個彎渠就解決了此事。
這涼荒大渠,一千七百里,僅用一年半的時間便是初步完工。
只不過這涼荒大渠,說是大渠,卻是粗糙無比,僅僅是地面上刨開了十五丈寬,四丈深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