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隔一天兩天的,就能買上一塊。
雖不能買太多,但菜里但凡有個肉味,老人孩子就都愛吃。
每當下班回家吃晚飯,看把肉菜擺到自己跟前,就立刻端起來,把肉全抖進家人碗里。
嘴里還念叨著,“肉有什么好吃的,在廠里,我都吃膩了。快,你們吃……”
有點夸張,但也完全是瞎話。
工廠食堂的那頓午飯,可是天天有肉的,趕上個節日或加班之類,還能另外燉雞燉鴨的改善改善。
可要說肉多到能吃膩,還遠遠達不到。
吃的上,解決了,家里要用的家具什么也,也舍得找木工打了。
余下就是穿。
以前入冬,都是緊著大人穿剩的改給孩子。
今年天剛冷,那些手頭比較寬裕的。
比如兩個廠里,三十多名管理,就跑去鎮上,或是趁下班時跟拉貨卡車去趟縣城,給孩子添置新衣服。
而更多人,則是扯來新面料,自家給孩子做。
隨著十三香廠和種植加工廠不斷擴建和招工,純以茅塘來說,幾乎家家都有人在廠里做事。
此外,因為上半年簽種植合同,種草藥的收入,也比往年種莊稼多了三、四倍,這又是一筆大進賬……
當一群孩子,穿著新棉襖新棉褲,滿身土的從面前瘋叫跑過。
坐門口或路邊,曬太陽打瞌聊天的老人們,就會嘖嘖的搖頭感嘆。
指著孩子,說那個誰誰誰家的,看敗家敗的,掙點錢,都穿孩子身上。
等孩子一跑遠,老人們抹臉就借著話題,紛紛指責在工廠上班的孩子,是多不會過日子,是多不聽勸,多不孝順。
這一一天,罵了多少遍,還是見集的往家買雞鴨肉蛋的。
最后,老人還不屑的扯著身上衣服埋怨。
稱,這一大把年紀,還能有幾年活頭,用得著還給自己做大新襖子嗎……
每當這時候,路過的二舅,就恨不得沖過去,將這幾個老骨頭按地上狠捶一頓。
“呦,王老二,又來了啊,家里坐坐,中午剛好熬肉吃……”
“這不是小二嗎,是來看你姐,還是又給誰家說親的。來,嘮一會。”
……
路口老人紛紛的招呼,二舅立刻換上笑容的擺擺手。
早年,茅塘村窮的叮當響,除有時年節來看望下姐姐,他基本都不沾這地,可沒少被這些人戳脊梁骨,罵勢利眼。
能怪他嗎!
窮成那樣,不論嫁娶,四周村子誰能看得上!
短短一年時間,茅塘一下成了全縣最有錢的村子,即使現在不是,也快了。
突然就冒出了很多嗆行的。
好在,仗著是老秦家的人,茅塘村的都要給幾分薄面,連這些老人都客客氣氣的。
他發現,越來越喜歡往茅塘村串了。
有點懷疑,姐夫一天天拎著煙袋鍋,跟大寶和妞妞滿莊子亂走,是不是也這個心態?!
“……只見白展堂站到板凳上,對那瞎眼的大嘴娘繼續說,好、好!好一個威風凜凜的狀元郎,只見他,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手持兩把宣花板斧……”
剛走到村西頭,就見前面曬場上,圍著烏壓壓的一片。
年輕人去工廠上班了,大孩子也都上學去了。
放眼望去,基本都是半大小子,還有為數不少的老人,最外圍,則是湊一堆的婦女,邊納鞋樣子邊入神的聽著。
二舅湊到跟前,也尋了個位置坐下。
前方中央的石碾子上,站著個身穿抵膝蓋長棉服的虎頭虎腦小子,正比劃著手勢,繪聲繪色的大聲講著。
他也愛聽這故事,不像那什么鋼鐵俠、哈力菠菜的鬧騰。
“……那大嘴娘振聲道,日后跟人作戰,若不敵就把衣服脫了,我敢保證,光背上那幾個字,就能把敵人嚇得魂飛魄散,肝膽俱裂。”
說到這,石碾子上的小子,忽地抬手虛空一拍。
二舅頓叫不妙。
果不其然,那小子搖頭晃腦的拱手道,“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紛笑喝的搖頭。
有些應是早前聽過了的,立刻齊聲喊出那幾個字。
然而,這么聽,二舅覺得一點沒味。
等在這蹭完午飯,看能不能讓大寶給他來個專場!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