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稿中,請半個小時后再看,見諒哈!!!!
將這小插曲拋之腦后,幾人繼續往斐小廚去,再劉曉曉提議,大家避開了那兩個小混混騎摩托離開的大路,轉而從繞過前面一中,后面那條人較少的小路走。
說是小路,是相對往前繁華街道來說的。
若是上下學時,后面這條路,是不少一中學生最愛的逛得地方,有點類似于二中校門口的那個“一條街”,故此,路兩旁也有些商店、臺球桌、游戲廳以及網吧等,至于小吃店小飯館這些,則要穿過這條街后,往一中前門方向去。
眼下,估摸著時間,差不多該打預備鈴了。
所以這條街上,幾乎看不到學生的身影,而這條街本就是靠著學生才有生意的,所以,也都形成了默契,每天傍晚,等學生開始上晚自習,路兩邊的商店這些,也都陸陸續續的關門歇業,畢竟,再往下熬,也沒什么人來逛了,而等放晚自習,學生睡覺時間都不夠了,誰還往這邊街上跑,何況,早點關門收攤,明天也能早點開門,可以說,這些人,包括二中“一條街”上的,作息時間都是跟著學生來的。
有些暗仄的小路,雖然隔老遠才有一盞路燈,但因為才傍晚,所以,光線還不錯的。
否則,也不會有自行車和摩托車陸續經過。
在自行車鈴聲和摩托車喇叭聲中,間或夾雜路兩邊卷閘門落下聲。
一陣突然響起的鈴音,就顯得特別刺耳。
接下來,見走中間的徐一可,將裝球拍的背包脫下,然后從里側一個兜里,拿出來一個小巧的手機。
郭全不由往位于另一邊的劉曉曉看了下。
從彼此眼睛里,都看到了驚訝。
通過先前的對話,已經知道了,這徐一可也像他們一樣,是高二的學生,可在他們印象中,手機和學生是沾不上邊的,尤其,還是高中生,就更加絕緣了。
雖說現在大電視臺都有兩款手機廣告了,新聞中,也時常說手機銷量多么多么高,但在他們想來,能用起手機的,都是那些老板之類,在縣城,這兩年是發展的很迅速,但能用起手機的,卻不多,更別說,一個高中生生用手機了。
而在郭全想來,他爸還是“水泥大王”呢,家里那么富有,作為“水泥小王”,連他都還沒有手機的,暑假時,也曾想過,要是有一臺手機,除了偶爾跟同學低調的炫耀下,也便于和家里聯系,就給家里提了一嘴,結果,差點就挨揍了。還指著鼻子罵,說什么看哪個學生是用手機的,就是上了大學,也得等快畢業了。
這不,眼下這高中生,不就有手機用。